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原文
一代一两人,国已九鼎重。如何八君子,一日集吾宋。
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久别忽相逢,相对恍如梦。
诗词问答
问: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杨万里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一代
(1) 一个朝代
一代宗臣
(2) 一个时代,当代
一代英豪
(3)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一代一代地辛勤劳动
(4)
(5) 某一类人的一辈
鼓舞了整个一代的理论家
(6) 生物的一个世系
现在这一代昆虫似乎对这一喷剂有了抗药性
一两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九鼎
(1) 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国家政权
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后来用九鼎比喻言语等分量之重
一言九鼎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八君子
明 末 顾宪成 、 顾允成 、 高攀龙 、 安希范 、 刘元珍 、 钱一本 、 薛敷教 、 叶茂才 等八人,均曾讲学于 东林书院 ,以文章气节相尚,抨击时政,评论人物,时称“东林八君子”。见《明史·叶茂才传》。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三不朽
谓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废,故曰不朽。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宋 杨万里 《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清 管同 《<方埴之文集>序》:“古之所谓三不朽者,首立德,次立功,又其次乃立言。”
一一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久别
长时间地分离
久别胜新欢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恍如
好似;仿佛。 宋 陈与义 《出山道中》诗:“高崖落絳叶,恍如人世秋。”《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 蘧公孙 恍如身游 閬苑 、 蓬莱 、 巫山 、 洛浦 。” 茅盾 《公式主义的克服》:“我们闭了眼睛,还恍如那些‘人物’即在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