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观音阁即景·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观音阁即景·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观音阁即景·其一原文

佛阁连镇庙,由来非两蹊。

功均生物赖,德以佑民齐。

息虑原无象,纵观莫有倪。

底须七景历,自合五言题。

诗词问答

问:观音阁即景·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观音阁即景·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观音阁即景·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一百

2. 甲戌杪秋游医巫闾山得五言排律三十韵历叙山中名胜如圣水盆蝌蚪碑桃花洞吕公岩道隐谷云巢松旷观亭等七景并于长律中一一分赋及之

参考注释

佛阁

佛寺的楼阁。 唐 白居易 《月夜登阁避暑》诗:“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嶤。” 元 周伯琦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诗:“佛阁腾云雾,人家结市闤。”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生物

只有几只苍鹰在高空盘旋,看不见旁的生物。——《孟姜女》

息虑

消除担忧;消除杂念。《孔丛子·答问》:“寡人之军,先生无累也,请先生息虑也。”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他一直独住一间屋子;这非常适宜于静心息虑。”

无象

(1).失去常态、常道。《左传·襄公九年》:“ 士弱 曰:‘…… 商 人閲其祸败之衅,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杜预 注:“言国无道,则灾变亦殊,故不可必知。” 孔颖达 疏:“若国家昏乱,无復常象,不可知也。”《文选·王粲<七哀>诗之一》:“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李善 注引 河上公 曰:“象,道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伊洛 既燎烟, 函崤 没无象。”一本作“ 无像 ”。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管子·幼官》:“备具胜之原,无象胜之本。” 赵守正 注:“无象,指军行隐蔽,使人们看不到形象。”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譬若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 唐 张九龄 《请东北将吏刊石纪功德状》:“观变早於未萌,必取预於无象。”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兀坐冥搜,求声於寂寥,写真於无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復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怳。” 南朝 梁 沉约 《雅乐歌·諴雅之一》:“怀忽慌,瞻浩荡……出杳冥,降无象。”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道行无跡,妙极无象: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谓诸见灭,而觉照圆明。” 宋 苏辙 《郊祀庆成》诗:“治道初无象,神功竟莫宣。”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下:“ 吴 之 洞庭山 有丐者, 汪钝翁 记其数诗,有云:‘……有形皆是假,无象孰为真?悟到无生地,梅花满四邻。’”

纵观

从全面考虑;纵览(形势等)

纵观全局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七景

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近来乾坤澄净,七景齐明。”

自合

(1).自应;本该。 宋 陆游 《落梅》诗之二:“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明 刘基 《孤儿行》:“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四:“ 倢伃 怨较 昭君 怨,自合清才让 令嫻 。”

(2).自然契合。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五言

(1).五德之言。《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孔 传:“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之十一:“彰施五色,出纳五言。”

(2).五个字的句子。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3).见“ 五言诗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春光欲动意犹迟,未许游人浪见伊。只有梅花藏不得,隔篱穿竹出横枝。
  • 作者:谌祜,朝代:宋代
    江山落日前朝梦,风雨黄华太古心。
  • 作者:释心月,朝代:宋代
    百丈下堂句,云门顾鉴咦。进前叉手立,端的许谁知。
  • 作者:雷震,朝代:宋代
    标签:农村写景儿童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过午天中净敛云,晶阳高暴散浓雰。

    白含沙岸鱼鳞影,翠现石峰螺黛纹。

    晴值孟秋真叶序,风来西北果超群。

    宜农仍复利行旅,即景拈吟慰以欣。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五更春雨细无声,石路溅泥齿屐鸣。后饮屠苏懒奔走,可能也喜鹁鸠晴。
  • 作者:释月涧,朝代:宋代

    横十尺,竖十尺。

    潦倒鞠多尊者,三千里外斫额。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五岁一巡早一岁,入齐自赵首临兹。

    迎銮老幼纷如昔,莩甲风光正及时。

    石火流阴迅堪验,载舟惟水戒应知。

    畴咨事罢聊閒坐,温室东瞻不忍思。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