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行建溪上见拏舟上水者怆然伤怀原文 诗词名句

行建溪上见拏舟上水者怆然伤怀

作者:张嵲 朝代:宋代

原文

何人刺船上寒水,却忆避地微江时。
惊涛澎湃慈亲惧,鼓棹纷纭稚子嬉。
漫漫平沙烟上早,溟溟簧竹月生迟。
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只成诗。

诗词问答

问:《行建溪上见拏舟上水者怆然伤怀》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刺船

(1).撑船。《庄子·渔父》:“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史记·陈丞相世家》:“ 平 恐,乃解衣躶而佐刺船。”一本作“ 刺舩 ”。 金 朱澜 《宫澜》诗:“採莲宫女分花了,笑把兰篙学刺船。”

(2).传说 春秋 时, 成连 教 伯牙 学琴三年, 伯牙 情志仍未能专一,于是用船把 伯牙 送到荒僻无人的岛上,让他从自然界的音响中悟得琴理。事见《乐府古题要解》。后因以“刺船”为使人移情之典。《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小弟得会先生,也如 成连先生 刺船海上,令我移情。”

寒水

(1).凉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2).常指清冷的河水。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明 马銮 《冬日偕汉树岩听散步芦渡桥书感》:“桥边秋已去,到此客愁生。寒水难为色,枯荷但有声。”

避地

亦作“ 避墬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2).犹言避世隐居。《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惊涛

令人惊恐的波涛

惊涛拍岸。——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澎湃

(1)

(2) 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波涛澎湃

(3) 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

澎湃的革命浪潮席卷了全国

慈亲

慈爱的父母。《吕氏春秋·慎大》:“ 汤 立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 唐 聂夷中 《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清 魏源 《接家书喜舍弟归自江南》诗:“汝侍慈亲侧,吾侍严亲行。”

鼓棹

亦作“ 鼓櫂 ”。划桨。《晋书·陶称传》:“鼓棹渡江二十餘里。” 隋炀帝 《遗陈尚书江总檄》:“山川共有,我据上游,鼓櫂之能, 吴 楚 不异。” 王闿运 《衡阳彭公行状》:“头队皆小船,无篷桅,鼓櫂直下。”《解放日报》1942.7.4:“而抗战巨舟之能经历风浪鼓棹前进者,亦有赖于国内团结。”

纷纭

(1)

(2) 众多而杂乱

众说纷纭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众多的样子,引申为罗唆,找麻烦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稚子

幼儿;小孩子

稚子绕膝

漫漫

(1) 广远无际

水漫漫

(2) 长;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缓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雾漫漫

(5) 众多

漫漫群生

(6) 昏愦糊涂

县官漫漫

平沙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溟溟

(1) 形容昏暗

云雾溟溟

(2) 形容潮湿

小径溟溟

竹月

竹林中的月色。 唐 张籍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 宋 王安石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二:“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堦贴碎金。” 明 高启 《林间避暑》诗:“松风催暑去,竹月送凉来。”

感旧

怀念故旧。《三国志·魏志·荀彧传》:“今车驾旋軫,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晋书·华廙传》:“帝后又登 陵云臺 ,望见 廙 苜蓿园,阡陌甚整,依然感旧。”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黄公度,朝代:宋代
    千里归来两鬓丝,清风永日对枯棋。红尘万事不到眼,此乐勿容儿辈知。
  • 作者:李维,朝代:宋代
    清朝纳禄犹强健,白首还家正太平。
  • 作者:冯时行,朝代:宋代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 作者:汪元量,朝代:宋代
    客行天地中,嵩峰何突兀。鸟道阻且修,马烦行复歇。一入玉女窗,便觉幽兴发。好鸟鸣嘤嘤,细草乱如发。石城荫青松,琼壁白喷雪。中有神圣居,飞甍半摧折。宝绘翳苔莓,古碑字亦灭。莫辩千载事,焉能踏仙辙。徒有感慨怀,脉脉泪不绝。
  • 作者:廖行之,朝代:宋代
    自怜疎拙百奚宜,不省胡颜可媚时。驰骛功名非我事,欢娱菽水只心知。风姿故陋难施粉,面目堪憎正类倛。惟有灵台亦裴度,到君明眼不能欺。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山色顿清秋欲半,湖光更净日平西。凉风猎猎低荷盖,归翼翩翩度柳堤。
  • 作者:释胜,朝代:宋代
    无业何太切,白云何太孤。胡须将谓赤,更有赤须胡。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西山之松,有岁寒之质。怀其同气耶,既分矣复合而为一。涔露云雨,老大霜雪。匠石辍斤,樵夫叹息。人之同气,去本未远。宰上之杞,蔽芾成阴。有其干戈日寻,余不知其何心。
  • 作者:曾国藩,朝代:清代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院碧纱。最是故园难忘处,待等亭畔路三叉。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拥栋溪云暝夕霏,萧辰寥落意多违。寒蝉自为齐王怨,归燕长逢阿母飞。杜若汀洲残绿暗,芙蓉池沼坠红稀。流尘满席宾綦绝,谁问西河战胜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