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沁园春·送春原文 诗词名句

沁园春·送春

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代

沁园春·送春原文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
况雁门厄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
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
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
江南正是堪怜。
但满眼杨花化白毡。
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
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
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送春的作者是谁?答:刘辰翁
问:沁园春·送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送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辰翁的名句有哪些?答:刘辰翁名句大全

刘辰翁沁园春·送春书法欣赏

刘辰翁沁园春·送春书法作品欣赏
沁园春·送春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春光,你要回去了吗?风雨遮蔽了江面,烟尘昏暗了蓝天。况且,雁门关险塞阻隔,龙沙堆空旷迷茫。东边将吴会接连,西边与秦川相衔。芳草连绵,掩遮了津渡;落英缤纷,遮蔽在道前。请在蓬莱、方壶般的神仙境界中小住一百年。江南如此美景,问您是为了什么,不在此稍微流连?
江南,正叫人惜怜。只见漫漫杨花,化为白毡,无边地伸延。看见兔葵燕麦,长满在华清宫里;黄蜂粉蝶,缠绕在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可回。您又有何处可归?途中徘徊不已,携去了珍责的七宝鞭,清风回旋,寄去一声珍重的属托。两地相念,泪落涟涟。

注释
雁门:雁门关,在山西北部代县境内。
厄塞:险塞。
龙沙:白龙堆沙漠的缩称,在新疆境内。后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渺莽:辽阔迷茫。
吴会:东汉时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合称“吴会”。即今江苏南部及浙江部分地区。
秦川:指东起渔关、西至宝鸡号称八百里的渭水流域。
芳草迷津:辛弃疾《摸鱼儿》:“春且在,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津:渡口。句意为:飞花拥道,落花遮住了道路。
小:通“少”。
蓬壶:蓬莱和方壶。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夫君:那人。“夫”为指示代词。“君”为尊称,这里指春。
杨花化白毡:以春光老尽,喻国破家亡。
兔葵:葵菜,俗名木耳菜;燕麦:野麦。华清宫:唐玄宗在骊山建筑的一所豪华离宫。这里借指宋宫殿。
蜂黄蝶粉:指腼颜事仇、趋炎附热的宋朝降臣。凝碧池:在唐朝东都洛阳。安禄山集数百梨园弟子于此演奏。这里借指宋宫。
七宝鞭:运用晋明帝的典故。王敦派兵追赶明帝,帝将七宝鞭与卖食岖,追兵得之,赏玩不已,帝乃得脱(《晋书·明帝纪》)。这里指值得珍惜流连的景物。
潸然:流泪的祥子。

诗文赏析


这首词作于南宋亡后,用其他词一样,此词也反映了作者的亡国之悲。在这首词中,作者借送春来抒发自己的无限悲恸,饱含着自己深切挽留之意。
上片可分为四层。起句“春,汝归欤?”以提问语气统领全词。这种散文句法,显然是学自辛词。两者句式极似 ,当非巧合。词人向春天提出这句问话,表面之意是向春是否要走,坚强扣题目“送春”,但言外之意却说:“你走不得啊!”词人只因“风雨蔽江,烟尘暗天。”这里的“风雨”表面上是自然界的风雨,而实际上是政治风雨;“烟尘”也是战争烟尘。元军几十万攻占了临安,宋室沦亡,山河变色,春啊春 ,你能往哪里去呢?下边推进一层,“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意思是说,从北到西,从东南到西北,几万里的大好河山,已完全沦陷,春啊春 ,你无处可去。这几句既承接上边之意,又下启下片“君归何里”。第四层:“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芳草”、“飞花”是晚春景象 “迷津”、“拥道”极言花草盛开的景象,江南如此之好 ,就象“蓬壶”一般 ,应是托身之地了,为什么你还要离开,“不少留连”呢?江南已经破败不堪,却说“江南好”这是一种反激法,以此来引出了下片的词意,正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词的下片,也可分为四层。前几句是春的答话。名山胜水,美脍吴娃,可爱之处难以尽数,“江南正是堪怜!”江南然而早已逝去。却风光不再。“但”字陡转,回到现实中来:“满眼杨花化白毡”。这是化用杜甫“满眼杨花铺白毡”句意,意思是说江南春天虽好,但到了春残花谢的时候,隐喻山河破败,家国不全 。下边再推进一层 ,描绘了江南的衰败景象“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兔葵即葵菜,燕麦即野麦。这句词语出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华清宫这里借指临安凤凰山下的宋朝宫殿。这两句表明宋宫的荒凉颓败。凝碧池在唐朝东都洛阳。天宝十五载(756 年)安禄山叛军攻下长安,将所获梨园子弟数百人集中在凝碧池演奏歌曲,安禄山在这里大宴伪官。诗人王维被叛军拘禁于长安菩提寺,听了这个消息,愤而写诗以寄怀,有“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之句,这里也借指宋宫。
“蜂黄蝶粉”本是春天常见的景物,但和凝碧池联系起来,使人联想起宋朝的降臣,在宋宫里和元朝贵族吃喝玩乐,奴颜婢膝之态。“蜂黄蝶粉”是群魔乱舞的形象。词人的亡国之痛,在这几句中反映地淋漓尽致。下边再次抒写:“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写上面词意呼应。“七宝鞭”是借用晋明帝用七宝鞭迷惑敌人的典故。这里只是指代贵重之物,意思说春天和七宝鞭一起走了未被挽留过。“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转到第四层,向春天告别 。结拍几句凄婉动人,摧人泪下,春天已去,国家已亡,空留一腔悲愤,却又无可奈何!
近人况周颐评刘辰翁的词说:“须溪词多真率语,满心而发,不假追琢,有掉臂游行之乐。其词笔多用中锋,风格遒上,略与稼轩旗鼓相当。”指出了刘词的基本风格。“中锋”是指直抒胸臆。但这首词,表现手法有所不同,不是直接抒写,而是借物寓情可谓弃中锋而用偏锋。他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把春天拟化,赋予它主观的感 * 彩,全词并非信笔所作,而是作了精细的安排 ,上片层层展开,引出下片词意,下片写宋宫的荒凉,与之相对,此词布局严谨,脉胳分明,并且运用多种手法,此词可以说发展了原有的豪放词之风格,这在作者词中并不多见。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刘庭信,朝代:元代
    标签:元曲三百首,送别诗,春天,赠别诗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展放。点随着花瓣飘落,柳条在风中显得格外疏朗。春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春天留住。春天为什么走得这样快?请问司春的东君,谁能保护大好春光为莺花作主。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春天离别写景抒情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
    标签:春天
    准拟春来消寂寞。愁雨愁风,翻把春担阁。不为伤春情绪恶,为怜镜里颜非昨。
    毕竟春光谁领略。九陌缁尘,抵死遮云壑。若得寻春终遂约,不成长负东君诺?
  • 作者:袁宏道,朝代:明代
    标签:初中文言文春天纪游写景抒情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
  • 作者:柳宗元,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 作者:于谦,朝代:明代
    标签:春天,风

    荡漾无端入画堂,帘栊微动昼初长。暖催花底莺声滑,轻拂檐前燕翅忙。
    酒醒香尘凝座榻,梦回芳草满池塘。飘扬不解留春住,又逐秋千度粉墙。

  •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代
    标签:春天伤怀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1],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2]。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一作:灯花空结蕊,离别共伤情)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写花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标签:春天写风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民谣春天爱情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