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赠赵太虚画竹石》
全文:
竹魂竹魄竹精神,飞落潇湘淇水濒。
千竿万午竞青翠,吹风饮露千来春。
先生笔端自风雨,惊起竹魂无着处。
一点水墨化成龙,龙孙飞去鵞溪住。
先生把笔无逡巡,造物不敢私为春。
新梢劲节森寒玉,鸾凤无处栖梦魂。
晋人神仙如孙且,画竹每每天作雨。
唐人神仙如张臻,画竹每每闻雁鸣。
先生自得入神手,一竿两竿发於酒。
当时大醉呼墨奴,一笔扫出竹千亩。
酒力安能夺化工,先生炼就金丹红。
一粒阳光照肺腑,森罗万象罗心胸。
有时持出风竹叶,银海不寒皆震慑。
有时持出雪中枝,恍如冻碧欺涟漪。
复能濡墨作石块,天然峭拔古且怪。
沙中伏虎草中犀,教人持向蓬莱卖。
竹之清虚石坚硬,以此发明真性命。
使人观石及爱竹,知有真个赵元静。
先生醉时常风颠,世人眼孔无神仙。
我今珍藏数本画,云鹤来也公归天。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把笔
(1).执笔。借指书写;写作。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失职不把笔,珠璣为君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强记则博闻,博闻必强记,此常理而不尽然。至博闻强记而不解把笔者,又比比也。” 清 曹寅 《朱园看梅忆子猷》诗:“我行 石城 东,每拟写横幅。远惭北枝妙,把笔手先缩。” 王统照 《<王统照短篇小说集>序言》:“由于年来久病,住医院和休养时多,不能把笔。”
(2).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把字》:“把笔犹言握笔,今小儿初就塾,蒙师把笔。”
逡巡
(1)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大阉亦逡巡畏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逡巡不前。
舅犯谢罪,逡巡河上。——《三国演义》
(2) 一刹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水浒传》
(3) 时光消失
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私为
为个人利益所行之事。《管子·形势解》:“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
白玉蟾名句,赠赵太虚画竹石名句
猜你喜欢:
-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 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宋濂、王袆《元史·列传·卷四十四》
-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 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安危》
-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张炎〔宋代〕
-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忘筌亭白居易〔唐代〕
- 无梦令 继重阳韵马钰〔元代〕
- 生日和张汝凤五舍弟韵·其三王渐逵〔明代〕
- 从莫万安觅柑子并以玉山沙药合寄之六言三首赵蕃〔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