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用舍弟韵送妹婿郑子仁湖南漕试》
全文:
笔力追风力厩黄,词源下峡九秋艎。
经行帝子云敖地,祓饰骚人月璐章。
亲老一生儿共婿,吾衰七见暑成凉。
门阑正倚乘龙重,快踏层云觐九阳。
参考注释
笔力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风力
(1) 风的力量,即在任意风级上的某一定数(如5或7级)
(2) 从风得到的机械力
风力发电机
(3) 指文辞的风格与笔力
词源
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九秋
(1).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华罗庚 《病中斗·寄老战友》诗:“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
(2).指九月深秋。 唐 陆畅 《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臺前。”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为甚么桃花向三月奋发、菊花向九秋开罢?”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菊有黄华则九秋矣,故秋怀以是终也。”
(3).九年。 汉 张衡 《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唐 刘禹锡 《谪九年赋》:“古称思妇,已歷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 傅尃 《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梦,一夜西风满地霜。”
(4).曲名。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项安世名句,用舍弟韵送妹婿郑子仁湖南漕试名句
猜你喜欢:
- 寒岩分韵得水字韩元吉〔宋代〕
- 临终诗孔融〔两汉〕
- 同戴朝宾陈观甫吴潜夫陈叔理泛舟晋安城西作佘翔〔明代〕
-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时为同州刺史)李续〔唐代〕
- 伤内唐寅〔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