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宋祁的《僦舍西斋小圃竹树森植秋日摇落对之翛然因作》
全文:
避事长卿志,闲居郎将流。
无心婴外物,有兴为高秋。
僦舍馀三亩,畸人代一邱。
园空树色至,日淡暝烟浮。
绀叶繁江蓼,丹须亚海榴。
青松七鬣嫩,黄*菊万钉稠。
露泫梨津熟,风乾芰扇愁。
小池圆写镜,卧石侧盘虯。
爱竹惟惭赋,逢萱即忘忧。
信非吾土美,聊并小山留。
胜托三馀暇,幽寻五日休。
沼蛙观聿役,簷雀听啁啾。
心有冥鸿伴,歌烦警鹤酬。
兹焉为乐地,时事判悠悠。
参考注释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兴为
举办;施为。《史记·孝武本纪》:“ 綰 、 臧 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宋 司马光 《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今窃闻陛下復召 种諤 等诣闕引对,不知陛下欲何所兴为?”
高秋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宋祁名句,僦舍西斋小圃竹树森植秋日摇落对之翛然因作名句
猜你喜欢:
- 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 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墨子《墨子·26章 天志(上)》
-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 至日留滞荆渚同邓氏兄弟饮酒晁公溯〔宋代〕
- 庚午冬至夜郑刚中〔宋代〕
- 得孙以诗邀立夫兄次明丈作看客王灼〔宋代〕
- 句赵世昌〔宋代〕
- 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望宸合雪后强至〔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