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陈基的《通州》
全文:
渡江潮始平,入港涛已落。
泊舟狼山下,远望通州郭。
前行二舍余,四野何漠漠。
近郭三五家,惨澹带藜藿。
到州日停午,余暑秋更虐。
市井复喧嚣,民风杂南朔。
地虽江海裔,俗有鱼盐乐。
如何墟里间,生事复萧索。
原隰废不治,城邑靳可托。
良由兵兴久,羽檄日交错。
水陆飞刍粟,舟车互联络。
生者负戈矛,死者弃沟壑。
虽有老弱存,不足躬钱嵒。
我军实王师,耕战宜并作。
惟仁能养民,惟善能去恶。
上官非不明,下吏或罔觉。
每观理乱原,愧乏匡济略。
抚事一兴慨,悲风动寥廓。
参考注释
戈矛
(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汉 张衡 《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后汉书·孔融传》:“ 建安 元年,为 袁谭 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餘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 融 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清 顾炎武 《广昌道中》诗之一:“出车日轔轔,戈矛接江裔。”
(2).武士;军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折:“喒嘱付您箇 张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统戈矛,今番不是强夸口。”
(3).战争;冲突。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远侯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雨意云情不遂谋,心中谁信起戈矛。” 清 孙枝蔚 《讥老翁》诗:“岂无贫亲戚,视之若赘瘤。还闻骨肉间,往往生戈矛。”
死者
已死的人
死者与生者
沟壑
溪谷,山涧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填沟壑”,此处是死的意思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陈基名句,通州名句
猜你喜欢:
-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 杂兴陆游〔宋代〕
- 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五彭汝砺〔宋代〕
-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皎然〔唐代〕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丁仪子林同〔宋代〕
- 送王东乡归天台刘过〔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