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全文: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
玲珑岩寺,夭矫云松。
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
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相逢。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刹刹尘尘
犹言在在处处。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还有履践分也无,刹刹尘尘是要津。” 李大钊 《新的!旧的!》:“既同在一个生活之中,刹刹尘尘都含有全体的质性,都着有全体的颜色。”参见“ 刹尘 ”。
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释正觉名句,惠首座写师像求赞名句
猜你喜欢: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李毓秀《弟子规·谨》
-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 偕仲退周南翁登曲岛山分韵得曲字黎廷瑞〔宋代〕
- 阌乡寓居十首闻提壶鸟吴融〔唐代〕
- 曾参烹彘韩非〔先秦〕
- 渔父词宋高宗〔宋代〕
- 溪寺朱继芳〔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