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刘绍的《滹沱河》
全文:
夙驾违镇都,客行有前期。
蓬飞岁将晏,恨恨临高岐。
长河动我前,夹岸流水澌。
需次向晨渡,马鸣游子悲。
天寒野无人,世梗道路疑。
岂无故乡怀,辛苦曷得辞。
贫贱本吾分,险艰庸自持。
嗟哉云台勋,千载今得知。
参考注释
需次
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 宋 楼钥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诗:“ 九江 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守默斋杂著》:“ 应祺 以监生得官,后需次 江西 ,尝署 吉南 赣宁 道。”参阅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下》。
向晨
(1).谓报晓。《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天时大热,移牀在庭前树下,乃至鷄向晨,然后出。”
(2).黎明;凌晨。 明 刘基 《郁离子·蛇蝎》:“鸡不鸣於向晨而鸣於宵中,则人听惑。”
天色将明。《金史·襄传》:“嚮晨压敌,突击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南宋高宗遗事》:“天亦嚮晨,王先闻僧与神言,放胆闯入军营。”
游子
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刘绍名句,滹沱河名句
猜你喜欢:
-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荀子《荀子·儒效》
-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