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汉州西湖》
全文:
当年房次律,此地凿西湖。
百顷烟波渺,中流岛屿孤。
琴亭何寂寞,片石亦榛芜。
欲问邢和璞,三生事有无。
参考注释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片石
(1).孤石;一块石头。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片石孤峯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新五代史·唐庄宗皇后刘氏传》:“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 常山 之人,皆鱼鱉也。”
(2).指石碑。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先圣先师各有片石鐫 宋 初名臣所为赞。” 清 吴伟业 《春日小园即席次白林九明府韵》:“新诗片石留题在,採蕨烹葵数往还。”
(3).指片状的石料。 滕代远 《为降低工程造价而奋斗》:“在隧道设计上,边墙衬砌用的料石,应以片石来代替。”
榛芜
(1).草木丛杂。形容荒凉的景象。《后汉书·荀彧传》:“今鑾驾旋軫, 东京 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 唐 王勃 《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林院榛芜,轩堂委寂。”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叹 洛阳 倾圮榛芜,痛圣驾蒙尘骄虏。”
(2).指丛杂的草木。 唐 元季川 《山中晚兴》诗:“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 徐特立 《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及清洁林中道路,保护林中树木。”
(3).烦琐累赘。 唐 刘知几 《史通·烦省》:“夫论史之烦省者,但当要其事有妄载,苦於榛芜,言有闕书,伤於简略,斯则可以。”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观 子长 此言,实有深鉴。其自撰《史记》,榛芜若此,岂所谓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乎?”
(4).梗塞,阻碍。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 仇兆鳌 注:“榛芜,言道路梗塞。” 清 顾炎武 《将有远行作时犹全越(月)》诗:“长叹天地间,人区日榛芜。出门多蛇虎,局促守一隅。”
(5).荒废,衰微。 明 张煌言 《乡荐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抑自父兄之教不先,而孝弟其榛芜矣。” 清 侯方域 《书彭西园集后》:“其负盛名时,诗道榛芜,无人足以共切磨者。”
(6).自谦之词。比喻微贱,草味。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元 柳贯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 南唐 常侍六书学,凌轢 斯 邈 开榛芜。”
王士祯名句,汉州西湖名句
猜你喜欢:
- 人处疾则贵医。韩非及后人《韩非子·解老》
-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毛铉《 * 词·下床着新衣》
- 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 初秋同王季重李立素游莫愁湖李孙宸〔明代〕
- 缘识宋太宗〔宋代〕
- 和秉国芙蓉五章司马光〔宋代〕
- 饱良父弟横舟曹彦约〔宋代〕
- 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复用元韵答之三首强至〔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