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栻的《赋周畏知寓斋》
全文:
知君随寓即能安,久矣家山咏考盘。
幕府漫游从鬓秃,竹作寄傲有书观。
此身讵可忘三省,世路何妨阅万端。
俯仰周旋皆实理,未应只向寓中看。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实理
(1).真实的道理。《朱子语类》卷七四:“看来只是一箇实理。” 明 李东阳 《经筵讲章》:“盖天地间只是一箇实理。升而为天,降而为地,钟而为人,散而为物。” 清 方苞 《读子史·诂律书一则》:“神者,乐之精华,所以动天地感万物之实理也。” 茅盾 《子夜》三:“ 朱吟秋 这话原也是真情实理。”
(2).真情,真实的情况。《鬼谷子·反应》:“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中看
好看,令人悦目
这东西好吃不中看
张栻名句,赋周畏知寓斋名句
猜你喜欢:
-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鸠摩罗什译《金刚经·妙行无住》
-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商鞅《商君书·更法》
-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 扬芬港得诗四首·其三乾隆〔清代〕
- 川江夜雨忆近侍诸同年吕渊〔明代〕
- 诗一首康与之〔宋代〕
- 寄题聪上人房庭竹释智圆〔宋代〕
- 望灵山韩元吉〔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