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秀起堂》
全文:
岩蹊平坦弗嵚岑,遂至山堂坐以临。
昨过景光延似昨,今来明秀起从今。
静为用故尘无染,心寄虚斯物不侵。
夫既然应忘言耳,何当把笔又成吟。
参考注释
平坦
(1)
(2) 无显著倾斜、也无明显的升高或降低
平坦的高原
(3) 与通常不言而喻的某物相比是光滑或平平的
一张宽而平坦的脸
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乾隆名句,题秀起堂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