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朱国祚的《太学释奠同郭美命行分献礼毕周览桥门石鼓归涂成二十韵》
全文:
上丁迟日丽,咸秩辟雍先。
释奠周官礼,安歌鲁国弦。
质明期敢后,分献典宜虔。
宿鸟初离树,残星尚在天。
百夫趋陛戟,万舞列宫悬。
次第陈牺象,从容执豆笾。
班居元老次,位近素王偏。
十子升堂旧,千春配享专。
循阶登降数,荐帛节文全。
小大从于迈,东西互折旋。
黄流才灌地,朱燎已生烟。
毕奏咸和曲,徐收广殿筵。
更衣辞鹭序,散胙得羊肩。
坦步桥门外,偕行猎碣边。
形模度科臼,岁月昧成宣。
已免风霜剥,无愁钟𥲤迁。
四诗虽絓漏,终古自流传。
坐久趖松日,归来并杏鞯。
协恭良不易,同调最相怜。
好琢燕山石,题名庙学壖。
参考注释
协恭
勤谨合作。《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孔 传:“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於是命翰林学士臣 宋濂 、待制臣 王禕 协恭刊裁。”《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
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同调
(1) 音调相同
(2) 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
引为同调
相怜
相互怜爱;怜惜。《列子·杨朱》:“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经解》诗:“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
朱国祚名句,太学释奠同郭美命行分献礼毕周览桥门石鼓归涂成二十韵名句
猜你喜欢: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六反》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弟子《论语·卫灵公篇》
- 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五三则》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陈著〔宋代〕
- 闻徐右史暴亡区仕衡〔宋代〕
- 题双寿遐祝李学一〔明代〕
- 送宁藏主东归大圭〔元代〕
-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送真陆龟蒙〔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