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埴的《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
全文:
梅阴踏雨拾落花,鸦鸦溪上来笋车。
插头林隙不敢问,怕是天落山人家。
入门涵衣花雨湿,执手无言惟作泣。
十年尘土不可诗,顶破饭颗山头笠。
呼儿剪韭为杯盘,脱套一段春宵欢。
连州政自厌百舌,几语换诗春风寒。
如今尚父何须钓,遇是青山且吟啸。
溪翁说到白发今,前度桃花也陪笑。
故人不解赠马鞭,长吟耵送吾庐前。
丁宁传语东道主,记得石鼎新诗联。
参考注释
踏雨
亦作“蹋雨”。冒雨而行。 宋 孙觌 《雨中泊蜀山》诗:“蹋雨松蹊滑,衝烟蓼屿深。”
鸦鸦
亦作“鵶鸦”。1.象声词。 唐 元稹 《西州院》诗:“感愴正多绪,鸦鸦相唤惊。” 唐 陆龟蒙 《江边》诗:“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橰响。” 宋 梅尧臣 《灵乌赋》:“凤不时而鸣,乌鵶鵶兮招唾駡於邑閭。”
(2).形容密集而呈黑色的东西。《全元散曲·十二月过尧民歌》:“一箇青鸦鸦门栽五柳,一箇虚飘飘海内云游。” 王占君 《大漠恩仇》第十一回:“共有二百多人参加,操场上也坐了黑鸦鸦一片。”《新华月报》1979年第5期:“我看着台下的鸦鸦人头,一张张激愤不已的脸,一双双躲闪的眼光,一排排稚气的却又充满仇恨的小脸蛋,我,我该揭发什么啊。”
上来
(1) 从低处到高处
跳上来了
抬上来了
(2)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趋近于某处。带名词时,动词和“上来”中间一般不能加“得、不”
又围上来一群人
(3) 表示人员或事物随动作由较低部门(层)到较高部门(层)
你是什么时候调上来的
(4)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动作。动词和“上来”中间常加“得、不”。动词限于“说、唱、学、答、背、叫、念”等少数几个
究竟为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5) 表示状态发展,兼有范围逐渐扩大的意思。形容词限于“热、凉、黑”等少数几个
暖气片慢慢热上来了
张埴名句,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名句
猜你喜欢:
-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刘向《战国策·东周·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 送瑞竹长老归当涂因寄徐著作梅尧臣〔宋代〕
- 过章戴二首刘克庄〔宋代〕
- 寿阳城南写望怀历阳故友林逋〔宋代〕
- 学书二首欧阳修〔宋代〕
- 题罗源驿用马驹甫韵李洪〔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