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耒的《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
全文:
木落晚风急,宵凉侵暑衣。
有期惟向老,无计未成归。
只益颠毛脱,还从髀骨肥。
感时仍吊古,回首意多违。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感时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吊古
凭吊古迹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多违
(1).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 刘盼遂 等注:“违:背谬,不正。” 唐 李商隐 《春雨》诗:“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2).谓久别。 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张耒名句,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名句
猜你喜欢: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荀子·大略》
-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薛居正《旧五代史·后晋·列传十三》
-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 南楼寺怀法忍苏曼殊〔近现代〕
- 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苏辙〔宋代〕
- 渔家傲·江乡霪雨,屋舍尽淹,偶同山阅西湖志,共拈此调,同步原韵李元鼎〔明代〕
- 龙潭李时勉〔明代〕
- 送国子徐博士之沣州徐铉〔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