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跑的黑板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14:19:02
课文《会跑的黑板》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有个杰出的科学家叫安培。他研究问题全神贯注,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他一边心算,一边用手指在自己衣襟上写着、画着。他多么希望能有个地方计算哪。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是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慢慢地动了。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我就算好了!”可是“黑板”还在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跑越快,安培累得气喘吁吁追不上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教材简说】
《会跑的黑板》记叙了安培因为演算数学题入迷而把马车车厢后壁当作黑板的事,反映了他对科学专注的态度。课文分为两段,第一段概述了安培研究问题全神贯注,达到入迷的程度。第二段讲述了安培误把马车车厢后壁当作黑板演算的故事。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生字“杰、研、贯、注、辆、顾、考、吁、恍、悟”;正确书写并记忆“杰、注、考、吁、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想想“黑板”为什么会跑,安培怎么会在这块“黑板”上演算数学题的。
3.体会安培对科学的专注态度,并对这种态度产生敬仰的情感。
【教学方案一】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1 介绍安培(法国物理学家,对数学和化学也有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把电流的强度称作“安培”)。
2 质疑: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黑板指什么?
说明:
从课题设疑: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初读课文,边读边思:会跑的“黑板”究竟是什么?安培怎么会把它当成黑板的呢?
2 完成填空:
一天,安培在的街上一边散步一边,忽然,他看见一块“黑板”,便跟着它边走边演算,直到他追不上了才发现,原来会跑的“黑板”是。安培研究问题真。
师:现在你们知道题目和课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吗?(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所以课题上加了引号。用来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壁。可想而知,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说明:
这一填空练习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且有的空白处可以有几种填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知道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为学生积累词语并灵活运用创设了平台。
3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读,记住字形。
(2)重点:读准三拼音“辆、恍”;注意“考”的字形,范写、书空。
(3)抽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体会安培对科学的专注态度
1 出示句子:“他研究问题全神贯注,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
指名读,提问:你为什么这么读?(“全神贯注、常常、入迷”最能体现安培认真的态度,要读出重音。)
2 边读课文边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安培研究问题入了迷?
(1)学习第2节。
抓住“来来往往”、“什么”、“只顾”,指导朗读,体会安培思考数学题的专注。
比较句子,你认为哪一句更能表现安培思考问题时的专注,为什么?
a.可是安培什么也没有看见,低着头朝前走。
b.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2)学习第3节。
引读,“他一边…一边…他多么希望能有个地方计算哪。”
指导朗读:“多么希望”读出迫切的心情;
引读,师:“真是心想事成、事如人愿啊,说来也巧,…好像是…太好了!…”
“说来也巧”、“正好”、“太好了”、“高兴”指导读出欣喜的语气。
小结:安培演算数学题已经到了入迷的程度!
3 学习第4、5节,进一步体会安培对科学的专注态度。
师:可是这毕竟不是一块真正的黑板,它有轮子会跑的。安培又是怎样做的呢?
(1)小组学习。边读课文边思考,找到文中的语句,读读议议。(抓住“忙说”、“不知不觉”、“聚精会神”、“气喘吁吁”、“恍然大悟”等词来理解安培随着“黑板”的动而动,体会他对科学的专注精神。)
(2)指导朗读,把安培对科学的专注精神表现出来。(指名读、男女生赛读、评议)
4 想象:街上的行人看到安培这个样子,会说些什么?(称赞、惊讶、取笑…)说话练习:
街上的行人看到安培这个样子,地说:“。”
师:有些行人因不了解情况,对安培的举动感到惊讶、可笑是难免的,请你解释解释,为安培说句话。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安培对科学的专注态度。针对路人可能出现的不解、取笑,又设计了让学生解释情况,通过教师的这一引导,使学生对安培的专注态度产生敬仰的情感,水道渠成地完成课文的情感目标。
四、小结,拓展
1 课文讲述了安培因为思考数学题入迷,把马车车厢后壁当成黑板,在上面演算的故事。正是因为他对科学的专注态度,使他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
2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小故事?把收集到的故事说一个给同学听。
说明: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前先让学生收集有关小故事,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假如教学时间有限,可在语文活动课上以“故事会”的形式来组织活动。
五、完成写字练习
1 把词语填写完整。
来来()()聚()会()
气喘()()不()不()
()()大悟()()贯注
2 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
先观察关键笔画的位置再书写,教师重点提示“杰”、“考”。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燕子南飞》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燕子南飞》一课里有“南、好、开、要”四个生字,在设计教学时,我有针对性
- 课文《冬爷爷的图画》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火炉上,水壶滋滋地冒着汽,屋子里暖融融的。窗外,北风呼呼地吼叫着,大柳树
- 课文《小露珠》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
- 课文《门铃响了》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听清录音带中小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对话。2.能照样子或用自己的话与别
- 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
- 课文《丰收的画》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秋风吹着口哨,从田野上跑来了。它敲着小朋友的门,说:“秋天到了,快去看丰收的
- 课文《神奇的桥》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兰兰的爷爷是桥梁工程师。一天,他开着小汽车带兰兰去玩。穿过小树林,他们遇见一
- 课文《我有一个梦想》出自高一语文下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今天,我高兴的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
-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
- 课文《流动的画》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呜───火车开啦!妈妈说:“快看哪,窗外有一幅流动的画!”啊,真的!小河弯弯
- 课文《六个孩子的故事》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这天,有六个孩子来到了煤栈的围墙旁边,他们平常总是聚在这儿玩耍,或者闲谈一
- 课文《会说话的灯》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猪要到小兔家去玩,走到十字路口,迷路了。小河里爬出一只乌龟。小猪大声问:
- 课文《泉水》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泉
- 课文《保护庄稼好卫兵》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守卫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
- 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
- 课文《寄给青蛙的信》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寄给青蛙的信》是一则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青蛙
- 课文《彩色的翅膀》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涛起伏。船有节奏地前后晃荡着。陪我同船前往
- 课文《早发白帝城》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教材简说
- 课文《瓜娃娃打电话》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瓜娃娃打电话》西师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的
- 课文《老师的手》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老师的手》这篇文章讲述了母亲节这天,从小缺少关爱的小道格拉斯在献给母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