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1-24 06:41:42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那森林边的草地上,野牡丹和野百合开过了,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我的思念越过蜿蜓曲折的小溪,升到高高的冈峦上,在塔亭般的了望楼里,我要同你一起倚窗外望……
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紧靠着了望楼的是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看林人啊,我的兄长,我们在那了望楼上只相聚了几个小时,但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你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我问你:“寂寞吗?”你笑了,笑得那么爽朗,那么豪壮。你教我从各种鸟鸣中听出旋律,你教我从各种树姿中产生联想。你对我说:“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
怀念你啊,看林人!自从分别后,我又走过了那么多地方,你却日复一日,同你的伙伴们倒班守望在那同一塔亭上。四面风来时,塔亭里发出轰轰的震响。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警惕着邪火出现的征象。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前言】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教学建议】
一、回顾引入:
1、出示《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中“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着绣花鞋。……”
2、结合《美丽的大兴安岭》说说“白桦”是什么样的?
3、找找文中的段落哪些句子在描写“白桦”?指名读。
4、理解“低吟浅唱”
二、揭示课题: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习课文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3、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二)深入理解文章
1、自由读课文。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
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3)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
(4)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4、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1)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2)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3)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身边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人的事迹。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猜谜语》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早上开门,晚上关门,走近一看,里面有个小人。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
- 课文《秋天的雨》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
- 课文《小鹰学飞》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方,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 课文《猴子和大象》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大象和猴子比本领,争了半天也没有结果。他们请小鸟评判,小鸟想了想,说:“河那
- 课文《我和我的小伙伴》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我和我的小伙伴》是一篇小散文,以一颗小水滴自述的方式讲述了“我”
- 课文《小音乐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大清早,5岁的莫扎特就在客厅里叮叮咚咚地练习弹钢琴。等他一曲弹完,音乐老师悄
- 课文《小山泉的心愿》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已经是春天了,可春雨却迟迟不来。大家都到山上取水,一孔小山泉每天都要被人
- 课文《火车汽车自行车来去》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笔画上(撇折),学会“火”“车”“自”“来”“去”5个
- 课文《泉水》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泉
- 课文《爸爸妈妈》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会“爸、妈、好、我、爱”5个生字,认识“父字头”和“女字旁”两个偏旁
- 课文《它是谁》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学习“宝”和“贝”,能按照笔顺笔画正确、端正地写这两个字
- 课文《秦兵马俑》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兵马俑规模宏
- 课文《如果我是小雪花》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如果我是小雪花,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要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
- 课文《小白兔搬南瓜》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小兔运南瓜》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本课
- 课文《剪窗花》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xiǎojiǎn dāoshǒuzhōngná 小 剪 刀 , 手 中 拿,w
- 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
- 课文《绝招》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村东头的大树下,四个孩子在比“绝招”。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
- 课文《朱鹮飞回来了》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小光家住在秦岭山脉的大山里,平时很少有人来。小光向往山外的世界,希望有一天
- 课文《望天》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放学了,小查理蹦蹦跳跳地出了校门,一溜烟跑上大街。他买了只香喷喷的面包,边吃边走
- 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出自高一语文必修一,其原文如下:【原文】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