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3:37:09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出自高一语文必修一,其原文如下:
【原文】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课文赏析】
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第二部分(第2—9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
第2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写演讲,所以也可以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作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
第3段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描写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始,作者先描写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段梁氏演讲过程。
第4段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他的开场白,足以见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一个亮点。
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讲课,列举他的讲课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梁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学生感动,对文学发生了爱好)。这是梁氏讲课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种表现,也是接续“开场白”后的更加深入细致的精彩描写。
第三部分(10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总之,本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的政治和学术的影响,写梁任公的演讲稿,都是为着渲染气氛,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为后面的精彩纷呈蓄势;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梁氏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明天更辉煌》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
- 课文《平平的手》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平平学画画,他画了一双小手。爷爷拿起画,一边看一边说:“春天,这双小手扶我到
- 课文《灯塔妈妈》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tiān hēi le làngshuì le 天 黑 了 , 浪 睡 了。
- 课文《勤于观察的达尔文》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英国有个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地上的树,天上的鸟
- 课文《商量户外活动》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商量户外活动》是本册的第3个“你说我说”内容,是一次互动式的口语交
-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
- 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出自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其原文如下:【原文】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 课文《开天辟地》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晚上,奶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黑乎
- 课文《风娃娃》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风娃娃来到田
- 课文《公鸡的脸红了》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懂得朋友、邻居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 课文《大熊猫》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国有许多奇的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
- 课文《ie üe er》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一、教材简说本课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随之
- 课文《丑小鸭》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
-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
- 课文《范进中举》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
- 课文《发烫的手指》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二百多年前,在维也纳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一个旅客正躺在床上,闭目欣赏从楼上
- 课文《小鸭子回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鸭子在森林里迷路了。天渐渐黑了,小鸭子很害怕。可是他闭紧嘴巴,不哭也不叫
- 课文《一张美丽的红枫叶》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青蛙先生有一本心爱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绿色的童话》。青蛙先生非常爱读这本
- 课文《赠刘景文》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教材简说】
- 课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看杂技表演,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