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2-07 16:45:40
课文《纸船和风筝》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松鼠和小熊是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教材简说】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插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启发学生利用“抓、莓、吵”等形声字的特点,读准字音,大致理解字义。
3.“扎”和“抓”在一些方言区读音容易混淆,要注意分清。“扎”是个多音字,在本课读zā。“抓、吵、受”都是翘舌音,“幸”是后鼻音,也要注意分清。
4.“、坏、扎、抓、幸、福”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5.指导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幸”字是书写的难点,要区别“幸、辛”二字的字形。提示“幸”上面是“土”,不是“士”。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抓”右边不要写成“瓜”;“祝、福”的左边不要写成“衤”。
在把字写美观上,可以重点指导“抓”字和示字旁(祝、福)。“抓”字的书写,关键在于写好右边的“爪”字: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三笔竖要垂直。示字旁的书写要注意两点:横撇的撇不要弯;竖一定要写直。
(二)朗读感悟
本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好、深情而富有童心童趣的画面,朗读时要带着对友谊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表现出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惊喜、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
教学时抓住下面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互相致意、祝福)
2.松鼠和小熊吵了一架之后,心情怎么样?(朗读有关的段落体会)
3.读到“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开头部分,速度可稍慢,语气比较缓和,读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读到“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段时,速度可稍快,表现出松鼠的惊喜之情。读到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从这里开始情绪急转直下,要读出松鼠和小熊的伤心感、孤独感,速度稍慢,饱含深情。读到“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之后,音调较高,速度稍快,表现出松鼠和小熊对和好的渴望和再次和好后的兴奋。
本文三幅插图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的心情,可充分利用插图辅助朗读感悟。
课后“我会读”里的词语可在熟读课文之后出示,让学生读读记忆。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搜集自己喜欢的词语,形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三)实践活动
1.把这个故事读熟,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好朋友表达你的心意。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不应当只记得》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不应当只记得,牛奶是从奶瓶里倒出来的,还应当知道,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
- 课文《元日》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材简说】《元
- 课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
- 课文《大地的话》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假如你是种子,请到我的怀里睡。这里有新鲜的空气,软绵绵的被。你可以发芽、生根,
- 课文《月亮和云彩》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
- 课文《寄给青蛙的信》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寄给青蛙的信》是一则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青蛙
- 课文《关心大自然》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4个生字,认识7个字。学会偏旁“木字旁”和笔画“卧钩”。2、会
- 课文《墨梅图题诗》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前言】墨梅图题诗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
-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出自八年级下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
- 课文《趵突泉》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
- 课文《朱鹮飞回来了》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小光家住在秦岭山脉的大山里,平时很少有人来。小光向往山外的世界,希望有一天
- 课文《浙江潮》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
- 课文《树叶》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zhǎngzài shùshàng长 在 树 上,shùzhī nátā dàn
- 课文《司马光》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
- 课文《我的画》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我的画》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已
- 课文《苏东坡改对联》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苏东坡改对联》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从小就很聪明,读了很
-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
- 课文《钉子的故事》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决定帮助他改掉坏脾气。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
- 课文《去年的树》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
-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共计26篇,其详细列表如下: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