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21 19:54:26 

标签: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太山太守。彬有经国大度,而不拘行检。少便弓马,好游猎,身长八尺,走及奔鹿,强力兼人。晚乃敦悦经史,尤明《易经》,随师受业,还家教授,恒数百人。初为郡门下掾,转主簿。 累迁别驾。
彬忠肃公亮,尽规匡救,不显谏以自彰,又曾奉使诣相府计事,于时僚佐皆当世英彦,见彬莫不钦悦,称之于文帝,荐为掾属。帝以问其参军孔颢,颢忌其能,良久不答。陈骞在坐,敛板而称曰:“彬之为人,胜骞甚远。”帝笑曰:“但能如卿,固未易得,何论于胜。”因辟彬为铠曹属。帝问曰:“卿何以致辟?”对曰:“修业陋巷,观古人之遗迹,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他日,谓孔颢曰:“近见唐彬,卿受蔽贤之责矣。”
俄除尚书水部郎。泰始初,赐爵关内侯。出补邺令,彬道德齐礼,期月化成。迁弋阳太守,明设禁防,百姓安之。以母丧去官。益州东接吴寇,监军位缺,朝议用武陵太守杨宗及彬。武帝以问散骑常侍文立,立曰:“宗、彬俱不可失。然彬多财欲,而宗好酒,惟陛下裁之。”帝曰:“财欲可足,酒者难改。”遂用彬。寻又诏彬监巴东诸军事,加广武将军。上征吴之策,甚合帝意。
后与王浚共伐吴,彬屯据冲要,甘为众军前驱。每设疑兵,应机制胜,陷西陵、乐乡,多所擒获。自巴陵、沔口以东,诸贼所聚,莫不震惧,倒戈肉袒。彬知贼寇已殄,孙皓将降,未至建邺二百里,称疾迟留,以示不竞。果有先到者争物,后到者争功,于时有识莫不高彬此举。吴平,改封上庸县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 . . 的一项是( )
A.不显谏以自 彰 . 彰:彰明、表现
B. 走 . 及奔鹿 走:逃跑
C.后与王浚共 伐 . 吴 伐:讨伐、进攻
D. 帝 顾 . 四坐曰 顾 :看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唐彬优秀品德的一组是( )
①彬有经国大度,而不拘行检
②尽规匡救,不显谏以自彰
③出补邺令,彬道德齐礼, 期月化成
④彬屯据冲要,甘为众军前驱
⑤每设疑兵,应机制胜
⑥称疾迟留,以示 不竞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 . . 的一项是( )
A.唐彬出身官僚家庭,幼年时期便乐于弓马,喜于武功,好游猎。但从不逞强 自诩,且 具有经国大略,深受人们的爱戴 。
B.当时幕府中的幕僚都是当代俊杰,他们都对他十分喜欢和钦佩,独有孔颢妒忌唐彬的 才能,这就从侧面表现了唐彬的英才 。
C.朝廷商议益州监军的时候,皇帝征求唐彬讨吴的策略,他的意见甚合皇帝心意,于是 便任命唐彬为益州监军 。
D.唐彬在伐吴战役中为众军前驱,因其善设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唐彬知贼寇已 经灭绝,便自称有病,以防入吴有争功之嫌 。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帝笑曰: “ 但能如卿,固未易得,何论于胜。 ” ( 3 分) 
( 2)出补邺令,彬道德齐礼,期月化成。( 3 分)
( 3)自巴陵、沔口以东,诸贼所聚,莫不震惧,倒戈肉袒。( 4 分)
参考答案
9. B(走:跑)
10. D(①他“不拘行俭”是缺点, ③⑤是他的才能。)
11. C(先任命唐彬为益州监军,唐彬再上的征吴之策。)
12.( 10 分)
( 1)文帝笑着说:“只要能和你一样,本来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更何况还要胜过你啊。”
( 2)出任空缺的邺令, 唐彬用德行来引导用礼制来约束 ,一个月就感化民心形成良好的风 气。
( 3)自巴陵、沔口往东, 吴军 聚集的 地方 , 没有谁不震动害怕,纷纷缴械投降。 
【参考译文】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县人。唐彬的父亲唐台,是太山太守,唐彬素来有治国的气量,但不约束个人行为,自小熟习弓马,喜好游猎,身高八尺。跑起来赶得上飞奔的鹿,巨大的力量顶得上几个人。晚年诚心修读经史,尤其精通《易经》。曾外出随师受业,回家后教学收徒,门徒常常达到数百人之多。起初,唐彬在本郡任门下掾,后转任本郡主簿。屡次升迁为别驾。
唐彬忠肃公亮,(对人)尽力规劝,(对事情尽力)扶正挽救,他不公开谏诤来表现自己。曾经奉使到相府谋划事情,当时参会的均是当世才智卓越的人才,(他们)对唐彬无不表示出佩服,他们在文帝面前称赞他,因此唐彬被举荐为州郡掾属。文帝曾向参军孔颢了解唐彬的才能,孔颢嫉妒唐彬的才能,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回答,当时陈骞在场,于是手持手版,端持近身恭敬地对文帝说:“  唐彬为人,胜过我很远。”文帝笑着说:“只要能和你一样,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更何况还要胜过你啊。”于是征辟彬为铠曹属。帝问唐彬:“你凭借什么被征辟?” 唐彬回答说:“在陋巷修业,遍观古人之遗迹,一言出口,传满天下,没有言谈上的过失,一行做出,传满天下,没有因为行为不当而带来怨恨厌恶。”帝环顾四座说:“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又一天,对孔颢说:“近来我见到见了唐:彬,你应该受到嫉妒贤才的责备啊。”
    不久后任尚书水部郎。泰始年初,赐爵关内侯。出任空缺的邺令,唐彬用德行来引导用礼制来约束,一个月就感化民心形成良好的风气。迁弋阳太守,明设禁防,百姓安乐处之。(后来)因为母亲去世离开了官位。益州东接吴国,缺监军,武陵太守杨宗和唐彬在当时是朝议中的热门人选,武帝询问散骑常侍文立意见,文立说:“杨宗和唐彬均是合适的人选,但是唐彬贪财,杨宗贪酒,请陛下自己裁定。” 武帝说:“财欲可以满足,酒性却难以更改。”于是武帝任用了唐彬。不久又下诏任命唐彬监督巴东诸军事,授予广武将军,(武帝征求对吴的策略时)唐彬上征伐吴国的策略,让武帝很满意。  
后来与王浚联合共同参与讨伐吴国,唐彬屯据在冲要之地,甘愿担当众军的先锋。他每每设下疑兵,随机应变,往往起到制胜的作用,功陷西陵、乐乡,很多俘虏是由唐彬部队所擒获。自巴陵、沔口往东,吴军聚集的地方,没有谁不震动害怕,纷纷缴械投降。唐彬知道吴军已经快被消灭,吴帝孙皓将要投降,在离吴都建邺二百里处,便自称有病停留(在那),以此来表示防来表示(不与王浚)争功。果然,先入吴都的将领争掠财物,后至的将领争功,当时有见识的人没有谁不称赞唐彬的这一举动。吴国被平定,唐彬被改封上庸县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 初中文言文9、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刘禹锡(唐)山不在高,有仙则(就)名(成了名山
  • 荀卿论苏 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
  • 王安石待客的文言文翻译王安石生活朴素,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待客的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王安石待客王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分析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
  • 旧唐书原文:李憕,太原文水人。早聪敏,以明经举,开元初为咸阳尉。张说为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引憕常在幕下。九年,入为相,憕又为长安尉。属宇文
  • 宋绶,字公垂,赵州平棘人。幼聪警,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徽之无子,家藏书悉与绶。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博通经史百家,文章为一时所尚。后赐
  • 令狐整,字延保,敦煌人也。整幼聪敏,沈深有识量。刺史魏东阳王元荣辟整为主簿,加荡寇将军。荣器整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
  • 文言文《六一诗话》阅读理解《六一诗话》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中华民族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六一诗话》阅读理解
  • 三国志原文: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贼,破之,拜
  •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摘要: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备考需要有方法针对性的去复习,针对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的`趋势,在复习中要“以
  • 苏洵原文: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
  • 《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年》 文言文及翻译【经】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齐大灾。秋七月。冬,齐人伐戎。【传】二十年春,郑伯和王室,不克。
  • 与善人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
  • 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在高考的重压下,语文教师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不得已把课文支解为一个个与考点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条式的拆解和技
  • 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翻译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文言文《
  • 关于描写春天的儿歌、诗歌、歌曲赏析春天的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 中考文言文记稻鼠翻译原文: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於七月。当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勃①,棹楫支派者入,屝屦②无所污。农民转远流
  • 研究生写文言文翘课论参考翘课论晨课皆翘,非课不佳,师不善,弊在熬夜。熬夜而力亏,翘课之道也。或曰:晨课尽翘,率熬夜耶?曰:不熬者以熬者累,盖
  • 宋史原文: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