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28 17:56:27 

标签: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俄而该博①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善属文,辞核而理畅。年十六,遭父艰,自驾灵舆,反葬故里。时正严冬,单衰跣足,州里人物由是敬慕之。
高祖初受顾命,以德林为丞相府属,加仪同大将军。未几而三方构乱,指授兵略,皆与之参详。军书羽檄,朝夕填委,一日之中,动逾百数。或机速竞发,口授数人,文意百端,不加治点。郧公韦孝宽为东道元帅,师次永桥,为沁水泛长,兵未得度。长史李询上密启云:“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并受尉迟迥饷金,军中慅慅,人情大异。”高祖得询启,深以为忧,欲代此三人。德林独进计云:“公与诸将,并是国家贵臣,未相伏驭,今以挟令之威,使得之耳。安知后所遣者,能尽腹心,前所遣人,独致乖异?又取金之事,虚实难明,即令换易,彼将惧罪,恐其逃逸,便须禁锢。然则郧公以下,必有惊疑之意。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如愚所见,但遣公一腹心,明于智略,为诸将旧来所信服者,速至军所,使观其情伪。纵有异志,必不敢动。”丞相大悟,即令高颎驰驿往军所,为诸将节度,竟成大功。高祖登阼之日,授内史令。
高祖谓德林曰:“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异人辅佐。我昨读《霸朝集》,方知感应之理。昨宵恨夜长,不能早见公面。必令公贵与国始终。”于是追赠其父恒州刺史。未几,上曰:“我本意欲深荣之。”复赠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曰孝,以德林袭焉。
初,德林称父为太尉谘议,以取赠官,李元操与陈茂等阴奏之曰:“德林之父终于校书,妄称谘议。”上甚衔之。因出为湖州刺史。德林拜谢曰:“臣不敢复望内史令,请预散参。待陛下登封告成,一观盛礼,然后收拙丘园,死且不恨。”上不许,转怀州刺史。在州逢亢旱,课民掘井溉田,空致劳扰,竟无补益,为考司所贬。岁余,卒官,时年六十一。
德林美容仪,善谈吐,齐天统中,兼中书侍郎,于宾馆受国书。陈使江总目送之曰:“此即河朔之英灵也。”器量沉深,时人未能测,从官以后,即典机密,性重慎,尝云古人不言温树②,何足称也。
(节选自《(隋书·李德林传》)
注:①该博:学问或见识广博.⑦温树:语出((汉书·孔光传》,是对居官谨慎的赞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十余日便摩              度:背诵  
B.善属文,辞核而理畅      核:妥帖
C.并受尉迟遇饷佥          饷:粮饷  
D.从官以后,即典机密      典:掌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恐基逃逸,便须禁锢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            臣死罩不避,卮酒安足辞
D.德林称父为太尉谘议,以取赠官    岂略一璧之故欺秦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德林聪颖博学。很小就能诵读左思《蜀都赋》,十五岁时,博览群书,每天诵读几千字的五经和古今文集类文章,连阴阳、谶纬、物候等内容都涉猎和精通。
B.六岁时,父亲去世,隆冬天气,他光着脚穿着单层孝衣,亲自驾着灵车返回故乡安葬。但也因为有意抬高父亲的官衔,引起隋高祖的恼怒
C.李德林才识过人。平叛期间,每天处理数百件的军情报告和紧急文书;紧要关头,及时劝阻并使高祖打消临阵撤换大将的念头.最后稳定了军心,赢得了胜利。
D.李德林深受倚重。高祖平叛的所有部署都与他详细研究,认为他是辅佐国朝难得的奇才,表示要让他的富贵与国朝相始终,并让他一直担任内史令这样的显职。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师次永桥,为沁水泛长,兵未得度。
  ②在州逢亢旱,课民掘井溉田。
  ③陈使江总目送之曰:“此即河朔之英灵也。”
参考答案:
4.C(饷:馈赠)
5.B(A第一个“其”,代词,第三人称,作小主语,第二个“其”,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他们”; B项,两个“若”都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C项,第一个“且”为连词,表示语意更进一步,可译为“况且”“再说”,第二个“且”为让步连词,可译为“尚且”;D项,第一个“以”为目的连词,“以便”,第二个“以”,介词,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6.D “并一直让他担任内史令这样的显职”错,他后来被外放为怀州刺史,并死在任上。
7.①军队驻扎在永桥,因为沁水泛滥,军队不能渡过河。(“次”“为”、句意各1分。)
②在怀州(刺史任上)遭遇特大旱灾,(于是)征集百姓挖井灌溉农田。(“亢”、“课”和句意各1分)
③陈国使者江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说:“这位就是河朔地区的杰出人才啊。”(“目”、“英灵”、判断句和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几岁的时候,诵读左思的《蜀都赋》,十几天就能背诵下来。高隆之见了感叹,告诉满朝人士说:“如果上天给他足够的年命,他一定会成为天下的大人物。”十五岁时,背诵五经和古今文集,每天数千字。很快就读遍并精通古籍,阴阳、谶纬、物候等无不涉猎精通。他善于作文章,文章用词妥帖而情理畅达。十六岁时,父亲亡故,他亲自驾着灵柩车,返回故乡安葬,那时正是严冬,他穿着单层的孝衣,光着脚,地方人士因此都敬仰爱慕他。
高祖(隋文帝)初受顾命,任李德林为丞相府属,加授仪同大将军。不久有三处发生叛乱,指挥军事部署,高祖都与李德林详细研究。军事报告和紧急文书,从早到晚不停地送达,一天之内动辄有数百件,李德林当机立断,迅速处置,同时向几个人发指示,各种指令文书,不需要修改就写成。郧国公韦孝宽任东道元帅,军队驻扎在永桥,因为沁水泛涨,军队渡不过去。长史李询秘密上书丞相说:“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都接受了尉迟迥馈赠的金银,军中骚动不安,人心很不稳定。”高祖深觉忧虑,想(派人去)替换这三个人。惟独李德林(不赞成),献计说:“您和诸位大将,都是国家尊贵的大臣,不能互相宾服,现在他们又握有重要兵权,才会这样的。(您)怎么能知道后来派去的将军,能够全部是心腹,前面所派的大将,偏偏离心离德?而且接受金银这种事,难以辨明真假,就算是撤换他们,他们惧怕获罪,为了防备他们逃跑,就必须监禁。这样,郧公以下的人员,一定会产生惊疑之心。再说,大敌当前撤换大将,古来就有教训,这就是乐毅离开燕国,赵括葬送赵国的起因。依我的意思,只要派您的一个心腹,精通谋略,被诸将一直信服的,立即到军中去,让他考察军中的实情。(诸将)即使有异心,也一定不敢行动。”高祖恍然大悟,立即命高颎乘驿车赶到军中,任诸将的总指挥,终于建成大功。高祖登基这一天,李德林被任命为内史令。
高祖对李德林说:“自古帝王兴盛,一定有奇异人物的辅佐。我昨天读《霸朝集》,终于明白了感应的道理。昨天为黒夜太长不能早些见到你而感到遗憾。我一定要让你的富贵与国朝相始终。”于是追赠他的父亲为恒州刺史,不久,皇帝说:“我本来的意愿是想让你更加荣耀。”又追赠(他的父亲)为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号为孝。由李德林继承爵位。
早先,李德林称自己的父亲是太尉谘议以便取得朝廷的封官,李元操等人秘密上奏说:“李德林的父亲官职终于校书,胡说是谘议。”皇帝十分恼怒。便外放为湖州刺史。李德林拜谢道:“我不敢再指望任内史令,但请求给以散官参议。等到陛下登泰山封禅的大礼告成,我得以参观盛典,然后把自己愚笨的身体收回到田园山岭中去。死了也就没有遗憾了。”皇帝不准奏,把他改派为怀州刺史。(李德林)在州刺史任上遭遇了大旱,就征集百姓挖井浇田,(但是)徒然地劳扰民力,最终没有获得任何效益,被上级考察部门贬黜。一年多,死在刺史任上。时年六十一岁。
李德林仪表堂堂,善于言谈。齐天统年间,曾任中书侍郞,在国宾馆接受国书,陈国的使者江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说:“这位就是河朔地区的杰出人才啊。”他的器量深沉,当时的人不能预测。做官以后,就执掌**,性情稳重谨慎,曾说古人不言温树,有什么值得赞扬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译文及注释《与朱元思书》是初中生必学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
  • 八年级上册必背文言文名句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八年
  • 赵普为官文言文翻译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非常显赫的宰相。史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位宰相就是赵普。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赵普为官的原文翻译,一起来
  • 李敬玄,亳州谯人也。敬玄博览群书,特善五礼。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敬玄虽风格高峻,有不可犯之色,然勤于造
  • 屈原列传文言文加翻译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
  • 《隋书·李士谦传》文言文翻译导语:对于文言文《隋书·李士谦传》,各位可以试着翻译一下哦。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隋书·李士谦传》文言文翻译,供各位
  • 高考文言文复习技巧高考文言文复习技巧句式的把握与梳理同样重要高考文言文复习技巧在句法上,句式的把握和梳理同样重要。在常见句式中,仍有不少同学
  • 高中必修一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小编整理的高中必修一的文言文,供参考!《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
  • 资治通鉴原文: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
  • 初中生文言文加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小编收集了初中生文言文加翻译,供大家参考。孙权劝学宋朝:司马光 撰初,权谓吕
  • 北史原文:穆,字朗兴。性刚烈,有壮气,颇涉书史,好尚功名。世宗初,袭男爵。后除夏州别驾,寻加宁远将军,转泾州平西府长史。时刺史皇甫集,灵太后
  • 高三语文必修文言文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
  • 周亮工书姜次生印章前周亮工姜次生正学,浙兰溪人,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食饩于邑,甲申后弃去,一纵于酒,酒外惟寄意图章。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
  • 文言文常见易错易混字词归纳1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张(章)2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寸草春晖(辉)3滥竽(芋)充
  • 《白侯之贤》出自明代宋濂的《书白衢州》,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白侯贤能之处体现于三点:定科繇,律己,驭吏。三衢沈君持正,盛称
  • 凌策字子奇,宣州泾人。世给事州县。策幼孤,独厉志好学,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与姚铉同学于庐州。雍熙二年举进士,起家广安军判官。改西川节度
  • 文言文王徽阅读理解附答案王徽字昭文,京兆人。第进士,授校书郎。徐商领盐铁,辟署使府。始,宣宗诏宰相选可尚主者,或以徽闻。徽本澹声利,闻不喜,
  • 农夫耕田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文言文《农夫耕田》,回答题目。(10分)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①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
  • 曾巩原文:熙宁元年七月甲中,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谏议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
  •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马说原文和翻译《马说》韩愈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