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宋史·曾肇传》“曾肇,字子开,举进士”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史·曾肇传》“曾肇,字子开,举进士”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1 06:39:12 

标签:

曾肇,字子开,举进士,调黄岩簿,用荐为郑州教授,擢崇文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太常自秦以来,礼文残缺,先儒各以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厘正。
曾公亮薨,肇状其行,神宗览而嘉之。元祐初,擢起居舍人。论叶康直知秦州不当,执政讶不先白,御史因攻之。肇求去,范纯仁语于朝曰:“若善人不见容,吾辈不可居此矣。”力为之言,乃得释。门下侍郎韩维奏范百禄事,太皇太后以为谗毁,出守邓。肇言:“维为朝廷辨邪正是非,不可以疑似逐。”不草制。谏议大夫王觌,以论胡宗愈,出守润,肇言:“陛下寄腹心于大臣,寄耳目于台诛,二者相须,阙一不可。今觌论执政即去之,是爱腹心而涂耳目也。”帝悟,加觌直龙图阁。四年,春旱,有司犹讲春宴。肇同彭汝砺上疏曰:“天灾方作,乃相与饮食燕乐,恐无以消复天变。”翼日,有旨罢宴。七年,入为吏部侍郎。帝亲政,更用旧臣,数称肇议礼,趣入对。肇言:“人主虽有自然之圣质,必赖左右前后得人,以为立政之本。宜于此时选忠信端良之士,置诸近班,以参谋议,备顾问。”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肇移书告之曰:“兄方得君,当引用善人,翊正道。而数月以来,所谓端人吉士,继迹去朝,一旦势异今日,必首引之以为固位计,思之可为恸哭。”布不能从。未几,蔡京得政,布与肇俱不免。崇宁初,落职,谪知和州,继贬濮州团练副使,四年,归润而卒,年六十一。
肇天资仁厚,而容貌端严。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法。更十一州,类多善政。绍兴初,谥曰文昭
(节选自《宋史·曾肇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B.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 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C.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D.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B.太常,官职名,是朝廷中专掌祭祀礼乐的官员,后代也称太常寺卿。
 C.神宗,即宋朝皇帝赵顼,即位后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神宗是他登基时立的名号。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肇深谙礼制。面对太常礼院礼乐仪制残缺不全的状况,先辈儒生各人都凭想象行事,但曾肇在职时,纠正了前辈的不少错误。
B.曾肇直言劝谏。曾肇曾直言皇上要依赖左右前后才德兼备的人,也曾为叶康直、韩维、王觌的事据理力争,甚至有司在春旱时筹划春宴,也被曾肇及时制止。
C.曾肇劝诫兄长。其兄任宰相时,曾肇写信告诫他,得到君主的信任,应当引荐好人,走正道;否则失势时,就会受到只顾保全自己的坏人的攻击。
D.曾肇天资仁厚。曾肇容貌端庄,从小就认真学习,博览经书史传,写的文章温和、圆润而有章法;历任十一州,大多有善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论叶康直知秦州不当,执政讶不先白,御史因攻之。
 (2)帝亲政,更用旧臣,数称肇议礼,趣入对。
参考答案
4、D 5、C  6、B
7.(1)曾肇认为叶康直任秦州知州时处事不当并批评他,执政官惊奇曾肇居然不先上告,御史趁机攻击他。
(2)哲宗亲自当权后,改用元老旧臣,旧臣们多次称赞曾肇熟悉礼制,于是召他回京。
参考译文
曾肇,字子开,考取进士后,调任黄岩县主簿,被推荐任郑州教授,升任崇文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太常礼院从秦朝以来,有关文献残缺不全,先辈儒生各人都凭想象,无法核实。曾肇在职期间,纠正了前辈的不少错误。 
  曾公亮死,曾肇为他写行状,神宗读后很欣赏。元..初年(1086),升任起居舍人。曾肇认为叶康直任秦州知州时处事不当并批评他,执政官惊奇曾肇居然不先上告,御史趁机攻击他。曾肇提出辞职,范纯仁对大臣们说:“如果好人得不到宽容的环境,像我们这类人就不能在这儿呆了。”极力替曾肇辩护,曾肇才没有受到处罚。 
  门下侍郎韩维弹劾范百禄,太皇太后认为韩在诬陷范,让韩出任邓州知州。曾肇说“:韩维替朝廷辨别好人、坏人,评价人与事的是非得失,不能凭主观想象认为他错了就赶走他。”拒绝替皇帝起草命令。谏议大夫王卖见因为批评了胡宗愈,皇上想调他去润州,曾肇说“:皇上把大臣当做心腹,把台谏官当做耳目,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目前王卖见批评执政官就被放逐,这就是怜爱心腹而堵塞耳目了。”哲宗醒悟过来,就加任王卖见为直龙图阁。
  四年(1089),发生春旱,官府仍讲究春天饮宴。曾肇同彭汝砺一起上书说:“目前正闹天灾,正是君臣们敬畏天命谨慎从事之时,他们却一块儿大吃大喝,歌舞升平,恐怕无力补救天灾了。”第二天,皇上就下令停止宴请。  七年(1092),回京任吏部侍郎。哲宗亲自当权后,改用元老旧臣,旧臣们多次称赞曾肇熟悉礼制,于是召他回京。曾肇说“:人君虽然天生的优良品质,也必须依赖于前后左右的大臣们得力,把他们当作立政之根本。应该在此时精心选拔忠诚、端正、善良之士,放在身边,以便咨询、讨论、顾问。这比深处禁宫、亲近宦官女人,所得的好处要强万万倍。”皇上身边的近侍贵宠们讨厌他的这番话,调他任瀛州知州。同其兄曾布调换了一个地方。徽宗即位后,又被召回京师任中书舍人。谏官陈馞、给事中龚原因为说错了话而犯罪,没有人敢为他们说话,曾肇却挺身而出,极力为之辩解。其兄曾布同韩忠彦一起任宰相,天天图谋排挤走韩忠彦。曾肇已任地方官,写信对曾布说:“兄长正得到君主的信任,应当引荐好人,走正道。然而几个月以来,世人称道的正人君子,相继离开了朝廷,被进升为辅佐、侍从、台谏等高官要职的,往往都是从前追随章..、蔡卞的。一旦你的权势完了,这些人就会只顾保全自己的位置。想来都令人寒心。从前的章..、蔡卞虽然没来,但一个蔡京,坏的程度就够这两人之和了。不可不深思啊。”曾布不听从他。不久,蔡京升到宰相地位,曾布、曾肇都不免遭殃。 
  曾肇天性仁厚,容貌端庄严肃。从小就认真学习,博览经书史传,写的文章温和、圆润而有章法。历任十一州,大多有善政。绍兴初得谥号文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言文吉林版吉林高三第一次模拟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
  • 太平广记原文:刘崇龟镇南海之岁,有富商子少年而白皙,稍殊于稗贩之伍。泊船于江。岸上有门楼,中见一姬年二十余,艳态妖容,非常所睹。亦不避人,得
  •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模拟题文言文阅读(15分)于仲文,字次武,髫龀 ①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
  •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原文+译文/翻译:韩愈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
  •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大家看的懂一鸣惊人的文言文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原文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
  • 高考文言文释义要准确表达高考文言文释义要“追根溯源”准确表达?很多学生总以为,文言文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而学,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根
  • 文言文阅读题之鸿门宴节选鸿门宴节选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
  • 沈括原文:《国史纂异》①云:“润州②曾得玉磬十二以献,张率更③叩④其一,曰‘晋某岁所造也。是岁闰月,造磬者法月数,当有十三,宜于黄钟⑤东九尺
  • 文言文停顿的常见技巧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让一个同学翻译课文中的句子武陵人捕鱼为业。他翻译为武陵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以捕鱼为职业。同学
  •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仪,   治人之 * ;廉耻,立人之
  • 怎样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风景语文新课表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
  • 原文: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 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
  • 宋史宋史原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
  • 环翠亭记[明]宋濂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
  • 卫鞅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
  • 中考语文寒假专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
  •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解析文言文中不乏一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特别是一些虚词,虽然实际没有意义,但是却在整个句子的翻译中充当重要的
  • 族字在文言文里的不同用法①名词,家族,指同姓的亲属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谏假道》 译文: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②名词,种族,民族我黄帝子
  • 明日歌后生家①每临事,辄日:“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也?又,做一事,辄日:“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归纳相(xiāng)(1)名词。读xiàng,丞相,宰相。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副词。①互相。如: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