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11 18:48:01 

标签: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将将兵救魏。公子□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注]信陵君是战国时魏安釐王同父异母弟,平原君是赵国国相,信陵君姐姐是平原君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向魏求救,但魏安釐王畏秦,信陵君盗取了魏王兵符,矫诏进军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事后信陵君遣将带魏兵返魏,而自己带着门客留在赵国。
6.文中“□”处依次应填入的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使 遣 率将 B.使 率 遣将 C.将 使 遣率 D.将 率 使遣
答案:C
7.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公子乃谢夫人去/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B.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宾客皆背魏之赵
C.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D.夫人以告公子/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答案:D
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道歉
B.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求:寻求
C.乃装为去 装:收拾行装
D.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归:归附
答案:A
9.从词语活用的角度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
A.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B.日夜出兵东伐魏
C.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D.公子皆名之
答案:A
10.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3分)()
A.信陵君听说毛公藏身于du6*博的人中间,薛公藏身于卖酒的人家里,就想见这两个人,可这两人不愿见他,他就亲自去找他俩。
B.平原君看到信陵君竟然跟身份低微的人交游,就认为信陵君不是贤良之人,他夫人把这看法告诉了信陵君,信陵君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C.魏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怕魏王还恨自己,就严诫门客们说:“有敢与魏王使者私下交往的,就处死。”门客们都不敢劝信陵君。
D.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破秦军,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这时,信陵君声威震动天下。
答案: C
1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C.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D.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答案:A
12.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3分)
②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3分)
③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4分)
答案:①(3分)以前我听说平原君很贤德,所以背弃魏王来救赵国,让平原君称心如意。②(3分)凭着我的身份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愿意要我呢。③(4分)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的原因,只是由于有魏国存在啊。
【参考译文】
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不出仕的贤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du6*博者之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很想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人自己躲了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私下步行去他俩那里,跟这两个人交游,彼此都很是快乐。平原君听到这个消息,就对他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天下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乱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准备辞别夫人离开那里,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以使平原君称心如意。(现在看来)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自己富贵豪爽的举动罢了,而不是求取贤士啊。我从住在大梁时起,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到了赵国,我惟恐不能见到他们。凭我的资格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挽留公子。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使平原君的宾客全都来到了自己的门下。
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仍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谁敢劝公子回魏国。这时,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夷平您先祖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立身于天下呢?”还没等到两人的话说完,公子立即变了脸色,嘱咐车夫赶快准备车马回去救魏国。
魏王见到公子,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统率军队作战。
魏安釐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通报各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派遣将领率领军队来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逐秦军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在这个时候,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各诸侯国来的宾客为公子进献兵法,公子全都为它们题名,所以世人习惯将它们统称为《魏公子兵法》。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人生感悟的文言文中国古代语言的美蕴含着中国人的.人生情趣,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人生感悟的文言文,一起来看看吧!《陋室铭》
  • 义犬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和译文义犬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
  • 侃字仲和,幼为丞相史天泽所器重,留于家而教养之。弱冠为百户,鸷勇有谋略。壬辰,金将伯撒复取卫州,侃拒之,破其兵四万于新卫州。遂渡河,袭金主,
  • 文言文《宋书 谢景仁传》原文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从叔父也。祖据,太傅安第二弟。父允,宣城内史。景仁幼时与安相及,为安所知。始为前军行
  • 《万石张叔列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
  • 揠苗助长文言文揠苗助长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à miáo zhù zhǎng,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揠苗助长文
  • 文言文《藤王阁序》译文《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藤王阁序》译文,欢迎
  • 熊与坎中人文言文翻译熊与坎中人一文说明动物并非无情,只是人们不了解它们。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熊与坎中人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浏览。熊与坎中
  • 中考语文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专项练习《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
  • 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但纵观历史,客观地说,文言这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还是功大于过的。当然,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文言完成了它的历史
  • “兰亭序”文言文翻译高中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在寻找王羲之的“兰亭序”文言文翻译?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兰亭序”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帮到你!译文在
  • 记新疆边防 纪昀①戊子②昌吉③之乱,先未有萌也。屯官以八月十五夜犒诸流人,置酒山坡,男女杂坐。屯官醉后,逼诸流妇使唱歌,遂顷刻激变,戕杀屯官
  • 文言文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译文及注释作者:李耳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
  • 刻舟记文言文翻译注释刻舟求剑是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这一成语背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刻舟记文言文
  • 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考点解析文言文的考查评价以新课标要求为准,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范围以新大纲定的1
  • 高一语文文言文《师说》翻译【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
  •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文言文的学习令许多学生深感“头大”(这是我们做学生时惯用语),然而它却既是教师不得不教的内容,又是学生不得不学的“老古董”。
  • 《项脊轩志》原文及欣赏《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项脊轩志》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项脊轩志
  • 孔子世家赞《史记》有之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 吴从先原文:画,一艺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则系之其人矣。 云林之时,以画名家者,富春则黄公望,林平则王叔明,武塘则吴仲圭,而云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