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18 09:43:03 

标签: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
轨性质直,起家事辅城公。及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军国之政,皆参预焉。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欲密决其堰以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武帝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趣,皆委轨等。时宫尹郑译、王端并得幸于宣帝。宣帝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轨等言之于武帝。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实申社稷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使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对他很好。
B.王轨善于谋略,在吕梁之战时,他暗施妙计,横截河流,断绝陈朝军船的退路,最终全歼敌军,大获全胜。
C.出征吐谷浑时,武帝把军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军中失德的事情。
D.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处,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5分)
(2)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5分)
参考答案
4.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5.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6.B(“全歼敌军”错误,原文是“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
7.(1)王轨性情严肃庄重,擅长计谋,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严重”、“善”、“振”、“惮”各1分,句意1分。)
(2)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挞”、“捶楚”、“遂”、“衔”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轨,太原祁地人,汉代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的大族。父亲王光,少小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宇文泰对他很好。
王轨秉性正直,初入仕时事奉辅城公。等到武帝即位,多次升迁至内史下大夫,于是就处于心腹的地位。军务国政,他都参与决策。随从平定并州、邺城,因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位为郯国公。
当南陈将领吴明彻入侵吕梁时,徐州总管梁士彦多次与陈军作战都失利,于是退守州城。吴明彻便堵截清水河的水用来灌城,排列船舰于城下,用来攻取城池。朝廷任用王轨为行军总管,率领军队前去救援。王轨暗中派人在清水河的入淮口,竖立许多大木椿,用铁链连结车轮,横截河流,断绝陈军船只的退路,想偷偷掘开堤堰放水而将他们困毙。只有骑兵将领萧摩诃率二十名骑兵率先逃跑,才免于一死。吴明彻和三万多将士,连同器械辎重全部被俘获。陈朝的精锐部队,这次被歼灭殆尽。进位柱国,随即授徐州总管。王轨性情严肃庄重,擅长计谋,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
宣帝征讨吐谷浑时,武帝命灵王轨与宇文孝伯一起跟从,军中的进止攻取,都委托给他们。当时宫尹郑译、王端都受宣帝宠幸。宣帝在军中颇有些失德的事情,郑译等人都参与其事。军队回来后,王轨等人向武帝奏报了这事。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等到宣帝继位,重新恢复郑译等人的职务,作为自己的近侍。王轨知道自己必有灾祸,对亲近的人说:“我过去在先帝在世时,实在是为了国家的大计。今天事情的后果,很容易判断。我所管辖的徐州紧靠淮南,与敌国相邻。要想为自己打算,易如反掌。但忠臣的节义,不可损辱。更何况蒙受先帝的厚恩,常想着以死报效,怎么能因为获罪于宣帝,便去背叛先帝呢?我只能够在这里等死,决不作其他打算,希望千载之后人们能了解我的忠心。”
大象元年,宣帝派内史杜虔信到徐州将王轨杀害。御正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宣帝不采纳,仍然将他诛杀。他对朝廷忠贞,又立有大功,忽然无罪被杀戮,天下人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都很悲伤惋惜。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学弈》文言文及翻译引导语:《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 巢谷传(节选) 苏辙①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
  • 文言文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
  •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9—23题。(共计12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 说苑原文: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①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②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
  • 北史原文:孟尝君,名文,姓田氏。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驩乃西说秦王曰:“王亦
  • 宋史原文:邵亢,字兴宗,丹阳人。幼聪发过人,方十岁,日诵书五千言。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再试开.封.,当第一,以赋失韵,弗取。范仲淹
  • 素问·平人气象论的文言文及翻译素问·平人气象论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 明史原文:郭登,字元登,武定侯英孙也。幼英敏。及长,博闻强记,善议论,好谈兵。正统中,从王骥征麓川有功,擢锦衣卫指挥佥事。又从沐斌征腾冲,以
  •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 李苗,字子宣,叔父畎。畎为梁州刺史,大著威名。王足之伐蜀,梁武命畎拒足于涪,许其益州。及足退,梁武遂改授。畎怒,将有异图,事发被害。苗年十五
  • 环翠亭记[明]宋濂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
  • 原文: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 高考文言文释义要准确表达高考文言文释义要“追根溯源”准确表达?很多学生总以为,文言文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而学,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根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明史·许逵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
  • 刘基苦斋记 刘基原文: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1]。室十有二楹[2],覆之以茆[3],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
  • 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张衡传以时间作为叙事线索,描述了张衡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衡传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
  • 《陈情表》文言文课堂实录一则普通的陈情表,孝和忠的纠结,情和理的渗透,有真情的流露,也有美丽的谎言。以情说理,融情于理,情动理明,情真意切。
  •  1.三曹——苍凉雄健。    2. 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
  •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