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苏秦之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19 00:02:14
苏秦之楚
原文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阅读训练
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 )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③愿闻其说( )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参考答案:
1.寡人/ 闻先生/ 若闻古人(2分)
2.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4分)
3.B(2分)
4.(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
(2)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够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
5.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
译文
苏秦到楚国去,许多日后才能够见到楚王。他们交谈结束后,苏秦向楚王告别。楚王说:“我听说先生的指教就像听到古代贤人的教诲一样,现在先生迢迢千里来见我,竟不愿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柴草比桂木还贵,掌管进谏的人像鬼一样难见,大王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吃珠玉,烧桂木,依靠小鬼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在客馆住下,我接受教导了。”
注释
1、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说客。
2、之:到......去。
3、乃:才。
4、得(dé):能够,可以。
5、卒:完毕。
6、闻:听说。
7、若:像。
8、临:到……跟前。
9、曾(zēng):竟然。
10、愿:希望。
11、闻:听。
12、于:比。
13、贵:高贵。
14、谒(yè)者:古代掌管进谏的人(国君的近臣,负责传达)。
15、令:要。
16、食:吃。
17、因:依靠。
18、就:到、到达。
19、舍:馆舍。
20、就舍:回到馆舍。
21、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评析
苏秦作为大游说家,其心理素质非常之高。他没有因为拒绝召见而心灰意冷,而当他见到楚王后也没有忘乎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和盘托出,而是以退为进,马上辞行。如此反而掌握了心理上的主动权,让楚王十分迫切的听从他的意见、答应他的要求,把他奉为上宾。
启示:可见,在说服他人时,光有学识是不能被人接纳的,顽强的毅力和冷静的心态是以识取信的关键。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
- 鲁侯献岑鼎文言文翻译鲁侯献岑鼎是战国时期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将分享给大家的是鲁侯献岑鼎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原文1.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智而用私,
-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 &n
-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练习《扁鹊见蔡桓公》1.《扁鹊见蔡桓公》选自_________。体裁是______,作者是____时代著名的_____
- 欧阳询尝行文言文翻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欧阳询尝行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书法家欧阳询作者
- 陈策,建昌南城人。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①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
- 鹤亦知人意文言文翻译鹤亦知人意是一短篇的文言文,讲得是一只鹤的故事,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鹤亦知人意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鹤亦知人意文言文翻译
- 《存亡大计》高中文言文阅读题洪迈《存亡大计》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存亡大计(宋)洪迈国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变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陈至当之谋
- 项梁起事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项
- 浅谈文言文字词句教学一、对照比较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
-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
- 战国策原文: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
- 晋书原文: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
-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
- 六 国 论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
-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ng)年四岁,舅夺
- 文言文《南康直节堂记》阅读理解南康直节堂记①[宋]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
- 文言文虚词的顺口溜对中考生来说,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备考很是麻烦,因为它们的用法很很多,为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将盘点中考语文文言文虚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下面小编收集了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愚人食盐作者:伽斯那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