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06 18:19:32 

标签: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祖及父皆中明经进士科。崇礼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父见大惊曰:“吾家积善之报,其在兹乎!”
初入太学,诸生溺于王氏新说,少能词艺者。徽宗幸太学,崇礼出二表,祭.酒.与同列大称其工。登重和元年上舍第,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改宣教郎、秘书省正字,除工部员外郎,寻为起居郎、摄给事中。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拜中书舍人,赐三品服,进用之速,近世所未有,高宗犹以为得之晚。
移兵部侍郎,仍进直学士院。御笔处分召至都堂,令条具进讨固守利害。崇礼奏:“谍传金人并兵趣川、陕,盖以向来江左用兵非敌之便,故二三岁来悉力窥蜀。其意以谓蜀若不守,江、浙自摇,故必图之,非特报前日吴玠一败而已。今日利害,在蜀兵之胜负。”又奏: “君之有臣,所以济治。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忠于国者,不计一己之毁誉,惟天下之治乱是忧;洁其身者,不顾天下之治乱,惟一己之毁誉是恤。然效力于国,其实甚难,世未必贵;窃名于己,其为则易。且以得誉。二者有关于风俗甚大,是不可不察也。”
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刘豫导金人入侵,扬、楚震扰,高宗躬御戎衣次吴会。崇礼以近臣承宁方面,谓:“浙东一道为行都肘腋之地,备御不可不谨。”密疏于朝,得便宜从事。于是缮城郭,厉甲兵,输钱帛以犒王师。简舟舰以扼海道。疚心夙夜,殆废食寝。及春,帝还,七州晏然不知羽檄之遽。期年,上印绶,退居台州。卒年六十,赠左朝议大夫。
(选自《宋史》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B.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C.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D.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5.下列对文中的相关文化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墓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属于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悼念等。
B.太学是古代的国立大学,始设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C.祭酒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用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D.博士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传授经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綦崇礼幼年非常聪明,颇有才华,他父亲认为这是自家多年积善之报。他刚人太学时便得到众人的赞赏。
B.綦崇礼进士及第之后步入仕途,被快速提拔重用,由县主簿到中书舍人三品之位,其升迁速度是近世所没有的。
C.綦崇礼在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任绍兴知府时,刘豫引领金兵入侵,綦崇礼便趁机秘密向皇帝进言,从而得到好处。
D.綦崇礼认为浙东是要害之地,在皇帝亲征吴会时,悉心治理浙东,早晚操心,几乎废寝忘食,卓有成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
(2) 于是缮城郭,厉甲兵,输钱帛以犒王师。简舟舰以扼海道。
参考答案
4.B【解题思路】作答此类题目,要对所给语句进行诏法分析。所给语句中,有两个“则”,根据前后的词语可推断出,两个“则”在此处均是虚词,前面应作停顿。“实用”和“虚名” 在语句中都出现了两次,结合语句意思,推断其不能断开,这两个词又分别是修饰“利”和 “美”的,因此“实用之利”和“虚名之美”之间不能断开。分析了这些句子成分,再结合句子大意,便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
5.C 解题思路】   祭酒是太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员,主要任务为掌太学之法与教学考试。该类题目涉及的内容一般为古代的习俗、礼仪、官职、纪年方法、作家、作品等,考生应注意对这方面常识的了解和积累,同时注意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的变化。
6.C 解题思路】C项中“得到好处”的说法有误,文中的“得便宜从事”意思是为了便于处理事务,从皇帝那里得到先斩后奏的权力。
7.(1)(綦崇礼)被召入政事堂考试,拟三篇皇帝的诏令,没有用太多时间就完成了,文笔奇伟。(译出大意给 1 分,“试”“为”“淹晷”“就”四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綦崇礼)于是修缮城墙,整治武器,运送物资来犒劳军队,检查船只,以便控制海道。(译出大意给 1 分,“缮”“厉”“以”“简”四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参考译文】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来迁往潍河的北海区。(他)祖父及父亲都考中明经进士科。綦崇礼小时候就聪颖异常,十岁就能为同乡的人写墓铭,他父亲见了非常吃惊,说:“我们家祖辈积德行善的回报,可能就在这个孩子身上吧。”
(綦崇礼)初入太学时,众儒生沉溺于王氏新说,很少有能写文章的人。徽宗亲临太学,綦崇礼出示二表,祭酒与同事都称赞他文章工巧。重和元年上舍生及第,调任淄县主簿,做太学学正,晋升博士,后又被授予宣教郎、秘书省正字、工部员外郎等官职,很快又任起居郎、摄给事中。(綦崇礼)被召入政事堂考试,拟三篇皇帝的诏令,没有用太多时间就完成了,文笔奇伟。被授中书舍赐三品朝服.其职位晋升之快,是近世所没有的,高宗还认为得到他这个人才晚了。
调任兵部侍郎,并进为直学士院。皇上御笔吩咐把綦崇礼召到都堂,让他分条陈述进兵征讨及固守的利害。綦崇礼上奏二:“间谍传报金合兵向川、陕进军,大概是因为向来江左用兵对敌人不便。所以两三年来全力窥视蜀地。他们以为蜀地如果守不住,江浙自然动摇,所以一定要攻下蜀地,不只是报复前段时间被吴玠打败一事。今天的利弊,取决于蜀兵的胜负。”又上奏:“国君拥有臣子,是用来治理国事的。臣子效力能用,那么国君就能享有功绩;臣子窃取虚名,那么国君就要深受其害。能用的好处在国家,虚名的好处在自身。忠于国家的人,不计较自己的毁损与赞誉,而忧虑天下是否太平;洁身自好的人,不顾天下太平与否,仅关心自己的毁损与赞誉。然而效力于国家,这做起来很难,世人未必看重;为自己求取虚名,这做起来容易,而且能得到名誉。这两个方面对风俗影响很大不能不明察。”
綦崇礼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绍兴知府。刘豫引领金兵入侵。扬、楚一带受到震动干扰,高宗亲自穿上戎装,驻守吴会。綦崇礼因是近臣而有安定一方的职责,说:“浙东一带是距离行都很近的地方,防备不能不谨慎。”秘密上疏给朝廷,得到先斩后奏之权。(綦崇礼)于是修缮城墙,整治武器,运送物资来犒劳军队,检查船只,以便控制海道,早晚操心,几乎废寝忘食。等到春天,皇帝回来时,七州安然不知曾经有过战事。一年后,交回印绶,退居台州。去世时六十岁,被追封为左朝议大夫。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一、通假字1、所守或匪亲2、径须沽取对君酌3、耶娘妻子走相送4、禾生陇亩无东西二、古今异义1、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2、禾生陇
  •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在乎什么周二上午,听了厦门六中杨书松老师在珠海借班做课,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必修语文第三单元的第1课《寡人之于国也》。杨
  • 文言文翻译常犯错误归纳文言文翻译常犯以下错误:一、错译。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1.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
  •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
  • 戴名世原文:【1】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
  •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洒
  • 中考语文文言文《黄鹤楼》复习《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
  • 归有光原文:越中人多往来吾吴中,以鬻书为业。异时童子鸣从其先人游昆山,尚少也。数年前,舣舟娄江,余过之。子鸣示余以其诗,已能出人。今年复来,
  •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
  •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文言文译文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 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
  • 文言文报任安书知识点一、掌握下列字词:1、曩:曩者辱赐书(从前)2、望:若望仆不相师(埋怨)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皇帝发给功臣永保
  • ①汉光武讨王郎时,河北皆叛,独巨鹿、信都坚守,议者谓可因二郡兵自送,还长安。惟邳彤不可,以为若行此策,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公既西,则
  • 文言文专项复习方法指导(一)语境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
  • 读渊明传(明)袁宗道口于味,四肢于安逸,性也。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而啖肥甘者,必冒寒出入,冲暑拜起之劳人也。何口体二性相妨如此乎?人固好逸
  • 《石墓表曼卿》文言文习题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
  • 文言文名句在我们学过的`那么多文言文里,大家知道哪一些是名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文言文名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皮之
  • 文言文练习:明史张学颜传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日: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
  •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
  • 明史原文: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四十七年,杨镐既丧师,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
  •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刻舟求剑文言文是讲述什么故事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刻舟求剑的文言文及翻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