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23:46:54 

标签:

①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②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日:“若不 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成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③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②问日: “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日:“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 “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以正德四年卒。
【注】①牣:满。②铨曹:吏部官员。
4.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父没,或劝之仕       B.卒供役而还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下辩礼义而受之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3分)
A.①周以母故           ②而告以成功          
B.①饭之而去           ②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①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①人其姓名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沈周特别擅长绘画,曾经跟随同乡人陈孟贤学习,得到他的指点。
B.文中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前后变化,主要作用是反映了郡守对沈周身份的认识加深。
C.沈周对父母很孝顺。父亲死后,有人劝他入仕途,他以母亲年老的借口回绝,直到母亲去世,才出来做官。
D.沈周隐逸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厌入官场,素爱山林,欲行孝道。
7.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汉语(10分)
①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拟之顾仲瑛。(3分0
②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4分)
③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3分)
参考答案
4.B  5.C   6.C
7①他所居住的地方叫西庒,每天准备就宴款待宾客,人们把他比作过顾仲瑛。
②乡里有嫉恨沈周的人,将他的姓名告诉郡守,就被抓。
③等到他回来,去沈周的屋子,拜见并道歉
8.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____。(2分)
9.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8. 从侧面衬托沈周影响之大和为人宽厚(一点1分)
 9.沈周厌入官场,素爱山林,欲行孝道。(一点1分)
参考译文
沈周字启南,是长洲人。他的祖父沈澄,永乐年间被举为贤良,(他)不接受。他居住的地方叫西庄,每天摆酒宴款待宾客,人们把他比做顾仲瑛。(沈周)的伯父沈贞吉,父亲沈恒吉,(和沈澄)一样清高隐遁。建有竹屋,兄弟们在那里读书。善于作诗,擅长作画,家里的佣人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同县人陈孟贤,是陈五经的继子。沈周少年时跟随他游学,得到他的指导传授。十一岁,游学南都,做了百韵诗,呈给巡抚侍郎崔恭。(崔恭)当面测试(命作)《凤凰台赋》,(沈周)提笔马上写完,崔恭非常赞叹称异。等到长大,没有没看过的书。文章模仿左丘明(的文风),诗歌仿效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书法)模仿黄庭坚,一并被世人钟爱,特别擅长绘画,评论的人都称(他)是明朝第一。
郡守要举荐沈周为贤良,沈周用《易经》占卜,得到《遁》的九五卦,于是拿定主意隐居。他居住的地方有水竹亭馆风景优美,图书鼎彝满屋错杂排列,各地名士往来没有一天空着,风雅文采,辉映一时。侍奉双亲极尽孝道。父亲去世,有人劝他做官,(他)回答道:“你不知道(我)母亲把我当做生命吗?怎么能离开她的身边。”生活常常厌恶进入城市,在城外建造了一个别居,有事的时候就去一住。晚年时,唯恐隐藏的不深,先后有巡抚王恕、彭礼都以礼尊敬他,要留在(自己)的府中,(沈周)一概用母亲年迈(为由)辞谢了。
有一个郡守征召画工绘画房屋的墙壁。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有人劝沈周拜访一些权贵来免除(征召),沈周说:“去服役,是义务,拜访权贵,不是再次受辱吗?”最终服役回来。不久,郡守去朝见,铨曹问道:“沈先生好吗?”郡守不知道回答什么,随便回答道:“挺好的。”拜见内阁,李东阳说:“沈先生有书信吗?”郡守更加吃惊,又随便回答道:“有,还没有到。”郡守出来,急忙拜见侍郎吴宽,问:“沈先生是什么人?”,吴宽详细的描述了他的情状。(又)问左右的人,(说)是画壁的人。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要吃饭,沈周给他饭吃,(郡守)就离开乐。沈周因为母亲的缘故,终身没有远游。母亲九十九岁去世,沈周也八十岁了。又过了三年,在正德四年去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
  • 《论语》的文言文练习题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蜃说文言文训练及答案(宋)林景熙①①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②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
  • 宋史朱光庭传文言文翻译《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宋史朱光庭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宋史·朱光庭传原文:朱光庭,字公掞,十岁
  • 孔僖字仲和,鲁国鲁人也。曾祖父子健,少游长安,与崔篆友善。及篆仕王莽为建新大尹,尝劝子健仕,对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
  • 《司马季主论卜》译文及赏析《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都是从前胡作非
  • 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
  •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
  •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日:“
  • 明史徐有贞传文言文翻译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珵,吴人。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承平既久,边备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为忧。正统七年
  • 初中文言文原文: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 王世贞原文: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1)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
  • 《吴百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在语文考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吴百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吴百朋,字维锡,义乌
  • 文言文口技翻译和原文导语:文言文的翻译是很多中学生都很难掌握的一项习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文言文口技翻译和原文,欢迎借鉴!《口技》原文:
  •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虚词整理(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
  • 于园的文言文翻译《于园》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大家张岱所写的一篇文章,于园因奇石而得名,这篇文章是张岱浏览于园的所见所感。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
  • 徙木偾表文言文翻译我读史书读到商鞅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不禁慨叹起我国国民愚昧,执政者煞费苦心,几千年来民众不觉悟、国家接近走向灭亡的悲惨命
  • 两种文言文教学模式比较如果说让我回忆我小时候的语文学习的话,文言文学习可能是最记忆犹新的内容了。其实学习方式却异常简单,主要就是在上课之前必
  • 清史稿原文:扬古利,世居珲春。父郎柱,为库尔喀部长,率先附太祖,时通往来,太祖遇之厚,命扬古利入侍。郎柱为部人所戕,其妻襁负幼子纳穆泰于背,
  • 梅花岭记文言文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朝成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