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陈谨斋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06 22:33:36
陈谨斋家传
姚鼐
陈谨斋讳志鋐,字纯候。休宁有陈村,在县治西南山谷之间,俗尚淳朴,陈氏世居之。谨斋之曾祖仁琦,以孝悌称,为乡饮宾①。其子耀然、孙世墱,皆敦厚不欺为长者。世墱又为乡饮宾,仅一子志鋐,守其家法尤谨,故自号曰谨斋也。
谨斋以行贾往来江上,或居吴,或居六合、江浦。所居货尝大利矣,而辄舍去之,既去而守其货者,果失利,其明智绝人如此。而内事亲孝,养寡姊甚厚。姊亡,尽力上请获旌其节。在里则岁以米平 ,建陈氏宗祠,置祀田②,设为条制甚备;倡修邑乡贤祠③。其村南有巨溪,越溪道达婺源,而溪涨则阻为人患。谨斋为造舟设义渡,置田以供其费。在六合、江浦,遇公事所能为者,必以身先,如其在休宁焉。
其自奉甚简陋,而济人则无所惜。人或欺许之,夷然未尝较也。人或频以事求索之,辄应,未尝厌也。暇则以忠谨之道,训其家人,而未尝言人之过。少时,遇一术者为言:君某岁当少裕,某岁大裕,及他事成毁,后皆奇验。又言君当五十三岁死矣!故谨斋至五十,即归卧陈村不出以待终。然寿七十八乃没,人谓其修善延也。既没,而其家不失长者风,谨斋之教也。
谨斋子四人:有灏、文龙、有泗,皆笃谨为善人,皆先人卒;惟幼子有涵送其终,时年五十矣,而以尽礼致毁有称。有涵之子兆麒,从姚鼐学为文,尝为鼐述谨斋之行。
姚鼐曰:谨斋生平皆庸行,无奇诡足骇人者;然至今人我称之者,以其诚也。夫使乡里常多善人,则天下之治,无可优矣。如谨斋者,曷可少哉!曷可少哉!
(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有删改)
[注]①乡饮宾:乡饮酒礼的宾介。按周制,乡饮酒礼举乡里处士之贤者为“宾”,次为“介”。其后历代相沿,名称不尽相同。②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③贤祠:供奉先贤的祠堂。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明智绝人如此 绝:超过
B.尽力主请获旌其节 旌:表彰
C.设为条制甚备 备:完备
D.及他事成毁 毁:诽谤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毁:失败。
【思路点拨】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陈谨斋有“长者”之风的一组是(3分)
①守其家法尤谨②所居货尝大利矣,而辄舍去之③。而内事亲孝,养寡姊甚厚④谨斋为造舟设义渡,置田以供其费⑤故谨斋至五十,即归卧陈村不出以待终⑥时年五十矣,而以尽礼致毁有称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长者”指的是有德行的人,“‘长者’之风”指的就是高尚德行。①写陈谨斋遵家法,体现了他谨严的品德;②写陈谨斋舍弃货物离去,表现其善于经商,不能体现其“长者”之风;③写陈谨斋孝敬父母,奉养姐姐,体现了他孝悌的品德;④写陈谨斋义务为陈村人摆渡,体现了他慷慨助人的品德;⑤写陈谨斋回陈村等待死期,不能体现其“长者”之风;⑥是写陈谨斋有涵。故答案应选A项。
【思路点拨】这类考题的考查经常以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村民俗淳朴,陈谨斋的祖上几辈人都是贤良之人。这些因素对陈谨斋的高尚品性的形成不无影响。
B.陈谨斋经商时,有时会居住在六合、江浦,他同情当地百姓的生活,遇到力所能及的事会率先去做。
C.陈谨斋受人欺骗也不计较,不拒绝帮助多次求他办事的人。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性格温和敦厚的人。
D.文末姚鼐对陈谨斋的评价先抑后扬。先指出他一生没有突出的成就,再称颂他为人坦诚、德行高尚。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他同情当地百姓的生活”无中生有;且“力所能及的事”与原文不符,原文指的是力所能及的“公事”。
【思路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自奉甚简陋,而济人则无所惜。(3分)
(2)有涵之子兆麒,从姚鼐学为文,尝为鼐述谨斋之行。(4分)
(3)如谨斋者,曷可少哉!(2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陈谨斋供养自已十分简单,但是接济他人却毫不吝惜。
(2)陈有涵的儿子陈兆麟,跟随姚鼐学习写文章,曾经向姚鼐讲述陈谨斋的事迹。
(3)像陈谨斋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缺少呢!
解析:(1)“济”“惜”“自奉”各1分;
(2)“从”“为”“为”“ 行” 各1分;
(3) “如……者”,“曷”各1分。
【参考译文】
陈谨斋,名叫志鋐,字纯候。休宁有个陈村,在县城西南的山谷之间,当地人崇尚淳朴之风,陈氏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陈谨斋的曾祖陈仁琦,凭借孝悌出名,是乡饮宾,陈仁琦的儿子陈耀然、孙子陈世墱,都是敦厚老实有德行的人。陈世墱也做了乡饮宾,陈世墱只有一个儿子陈志鋐,陈志鋐遵守家中的规矩更加谨慎,因此自号“谨斋”。
陈谨斋因经商往来于江上,有时候居住在吴地,有时候居住在六合或江浦。自已占有的货物曾经有套利润可赚,但是他总是舍弃离开,他离去后,那些守着他的货物的人果然损失了利益,他聪明过人就像这样。他在家里侍奉父母十分孝顺,奉养成了寡妇的姐姐特别优厚。姐姐去世后,他又竭力向上请示,使姐姐的节操获得表彰。在乡里,每年都用平价出售大米,修建了陈氏宗祠,还置办了祀田,并订立了较为完备的条规制度;倡议在乡邑修建贤祠。村子的南面有条大溪,跨过大溪就能取道到达婺源,但是溪水一涨就成为阻碍人们行走的障碍。陈谨斋为人们制造了船义务为大家摆渡,并置办田地来提供摆渡的费用。在六合、江浦,凡是遇到公事并能办得到的,陈谨斋一定带头去做,就好像在休宁的家乡一样。
陈谨斋供养自已十分简单,但是接济他人却毫不吝惜。有人欺骗了他,他非常坦然不曾跟他们计较。有人频繁地求他办事,他总是答应,不曾厌烦。在空闲之余用忠谨之道,教育他的家人,然而不曾谈论他人的过失。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算命的人,告诉他说:你在某年会发点小财,在某年会发大财,以及其他事的成与败,后来都得到神奇的验证。又说你会在五十三岁的时候去世!因此陈谨斋到五二岁的时候就回到陈村闭门不出等待终老。然而陈谨斋活到七十八岁才去世,人们都说是他修养行善使寿命延长了。陈谨斋去世之后,他的家风仍然不失贤者风范,这是陈谨斋教育的结果。
陈谨斋有四个儿子:有灏、文龙、有泗,他们都纯厚谨慎是有德行的人,但是都比陈谨斋去世得早;只有他的小儿子陈有涵给他送终,陈有涵当时五十岁了,因为尽孝道,在为父亲守丧其间伤害了自已的身体,被人们称颂。陈有涵的儿子陈兆麟,跟随姚鼐学习写文章,曾经向姚鼐讲述陈谨斋的事迹。
姚鼐说:陈谨斋一生都很平常,没做出足以让人惊骇的奇特事情;但是至今人们大多称赞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坦诚,假使乡里常常增加一些有德行的人,那么天下的太平就可以不用担心了。像陈谨斋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缺少呢!看么可以缺少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世以武力仕,然位不过裨将。晟幼孤,奉母孝。身长六尺。年十八,往事河西王,忠嗣,从击吐蕃。悍酋乘城,杀伤士甚众,忠嗣
- 《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翻译导语: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下面和
- 史记原文:田儋者,狄人也。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
- 北齐书原文: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
- 铁杵磨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铁杵磨针》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铁杵磨针文言文原文及翻
- 陈仲子文言文翻译陈仲子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思想家、隐士。其先祖为陈国公族,先祖陈公子完避战乱逃到齐国,改为田氏,所以陈仲子又叫田仲。下面小编
- 乘隙毙偷文言文翻译导语:借助网络,流淌着快乐的心情;借助文字,飘逸着未来的憧憬;借助键盘,传递着思念的心声。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乘隙毙偷文言文
- 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
- 汉书·京房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以风雨
- 《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不会翻译,如何拯救你的文言文得分率?下面是《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文言文:花云,怀远人。貌伟
- 名师指点如何学好文言文(一)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关于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
- 清史稿原文: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与兄介之同举明崇祯壬午乡试。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
- 文言文练习题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王武恭公德用①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②,乃罢枢密③,出镇④。又
- 旧唐书原文:罗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人。曾祖秀,祖珍,父让,皆为本州军校。弘信少从戎役,历事节度使韩简、乐彦祯。光启末,彦祯子从训忌牙军,出
- 原文:王弘令①陶潜故人斋酒②,要③潜于栗里④。潜有脚病,使一门生二儿⑤举篮舆(yú)⑥。及⑦见,欣然便共饮,俄顷弘至,亦无忤(wǔ)⑧也。九
- 《晋书·郭崇韬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晋书原文: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
-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阅读答案和翻译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
- 幽王击鼓周宅(居住,这里指处于)丰、镐(都在今陕西长安县附近),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堡垒一类的建筑物)于王路(官道),置鼓其上,远近相
- 《周宅丰、镐,近戎》文言文练习附答案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