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11:13:58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尽心职业。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而道路籍籍,皆谓将有此北伐之举,人情恟恟,忧疑错出。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众大惊。明年,以亲老乞补外,乃知嘉定府。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后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后知眉州。眉虽为文物之邦,然其俗习法令,持吏短长,故号难治。闻了翁至,争试以事。乃尊礼耆耇,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贡士员以振文风。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不允。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逝。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魏了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B.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C.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D.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是”就是国家大事,既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指一般的国家事务。
B.“宗社”意为宗庙和社稷,它们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C.“忧”指父母去世。“丁忧”是指朝廷官员回到祖籍为死去的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亦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了翁聪明颖悟,从小才气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每天记诵千言,因此被称为神童。十五岁就能写《韩愈论》,并且有韩愈的遗风。
B.魏了翁刚正不阿,敢于奏议国事,他写策论反对当权宰相韩侂胄开拓边疆的主张,指出不可仓促对金国用兵,而应该大力搞好国内建设。
C.魏了翁恪尽职守,关注百姓生活。考中进士出任官职时便尽心竭力,任职汉州时,教化风俗,尊敬老人,探视学宫,政绩远近闻名。
D.魏了翁心系朝廷,深受皇上喜爱。他政绩卓著,屡有提升;晚年患病,依然忧心国事,口授遗表,赤诚感人,死后获赠尊称、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
(2)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
参考答案
10.D(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11.A(,“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12.C("教化风俗,尊敬老人,探视学宫"不是在任职汉州时做的事,而是在眉州任职时)
13、(1)当时韩侂胄当权,策划用开拓边疆的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全国上下都忧虑惊骇,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2)后来他生命垂危,再一次上疏。他的学生来探望他的病情,魏了翁仍穿戴整齐和他们相互问答,当他谈到蜀兵的事,额头还皱了许久。
参考译文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几岁时就跟着几个哥哥进学堂,俨然像成年人一样。稍微大一点,特别聪明颖悟远超常人,每天诵读千言,过目不忘,乡里称他为神童。十五岁时,撰写《韩愈论》,文章抑扬顿挫,有韩愈的遗风。庆元五年,魏了翁考中了进士。被授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他尽心尽力地工作。开禧元年,他被征召考试进入学士院。当时韩侂胄当权,策划用开拓边疆的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全国上下都忧虑惊骇,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魏了翁却在对策中说:“我们国家现在纲纪还没有建立,国家的大政又没确定,社会风气是苟且偷安,边防废弛,财用耗竭凋敝,人才衰落,人们走在路上都纷纷议论,都说将有大举北伐的行动,人心动荡不安,忧惧和疑虑交织在心中。今天全国的土地广阔,势力强盛,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消灭掉,再找找我们自己身上,也看不到可以用来战胜敌人的实力。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赶紧在内部整顿自己,暂时放弃对外的战争,如果不这样,把全国所有的人力财力都试着孤注一掷,国家的存亡都取决于这一次行动,万万不可轻视啊。”他的策论一出来,大家都非常惊骇。第二年,他以双亲年老请求补任外官,就去嘉定当知府。不久,他遭父丧,就辞去官职,一心守丧,在白鹤山下盖了房子,开门讲学,把他从辅广和季燔处学到的学问传授给学生,四方的士子都争着背负书箱来跟从他学习。后来魏了翁被朝廷差遣任汉州知州。汉州一向被认为复杂难治,魏了翁治理汉州从焦化好风俗入手。他首先免除了长久积累的拖欠了的二十多万的税款,又废除了妨碍卖酒的苛税,并严禁人们在婚姻问题上互相攻击揭发;同时写文告晓谕老百姓,要他们以人伦为重,停止争讼,经过教化,韩州的老百姓都能够严格遵守这些教化的条文,不敢违纪。后来让他担任眉州知州。眉州是虽然文物之乡,但它的风俗是百姓对法令非常熟悉,常用官吏的短处来胁迫他们,所以被称为难治。当眉州人听说魏了翁来做官,就争着以各种事情考验他。魏了翁到眉州后尊重礼待德高望重的老人,选拔品德优秀并且有才能的人,每月初一、十五还探视学宫,并且亲自为学生讲课,对他们加以诱导、鼓励、指点、教授。他又举行乡饮酒礼来敦促教化,并增加荐举士子的人数来振兴文风。凡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他知道的没有不做的。这样,每周的舆论只剩下大大的叹服,风俗为之一变,治理的政绩远近闻名。嘉熙元年,他又被改任为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他屡次上疏,请求退休,诏令都不允许。后来他生命垂危,再一次上疏。他的学生来探望他的病情,魏了翁仍穿戴整齐和他们相互问答,当他谈到蜀兵的事,额头还皱了许久。最后他口授了奏章,不一会儿就拱手而逝。
他的遗表让皇上知道后,皇帝非常震惊十分哀悼,停止上朝,感叹有用才不尽的遗憾。下诏追赠魏了翁为太师,谥号“文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节选文言文《左传·宣公二年》阅读附答案及参考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19分)晋灵公不君。厚敛以肜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孰,
- 旧五代史原文: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赠太尉,谥曰忠懿。憕孙寀,元和朝,位至给事中。寀子敬
- 高中文言文训练题目及答案考点解析甲乙两篇文言文(13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王友直传译文王友直,字圣益,博州高平人。父亲王佐,因才能和勇武著称。王友直十二岁时,跟随父亲游历,精通兵法。绍兴三十一年,金人背弃盟约,王友
- 汤文正公斌,抚吴莅任时,夫人公子皆布衣,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公一日阅簿,见某日市双鸡,愕问曰:“吾至此,未尝食鸡,谁市此者?”仆以公
-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
- 文言文作文众善,吾为高一二班之郝迪迪。先,能立于此吾甚荣,在荣之时,我亦倍慰。以此亦谓之一创新,一挑战。故,吾欲竞选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生朗之
- 读文言文《陈情表》有感“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畔,我不由地思索,何为孝也?汉文帝亲尝汤药是孝心使然,老莱子戏彩娱亲是
-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通判镇戎军,上言:“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因论西北攻守之计
-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解析中考语文文言文被动句详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 文言文阅读《匡衡凿壁借光》题目匡衡凿壁借光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
-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
- 老苏先生墓志铭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
-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
-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驳论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读孟尝君传》原文及
- 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高祖预,晋征南将军。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兄坦颇涉史传,宋武帝平长安,随从南还。元
- 《入木三分》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入木三分》文言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1)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
- 苏辙《伯父墓表》阅读答案解析及文言文翻译伯父墓表 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
- 《短文》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处室: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2、餍
- 南史原文: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