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侍陛,字赞宸,江苏江都人,巡抚绥祖孙”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05 11:03:42
唐侍陛,字赞宸,江苏江都人,巡抚绥祖孙。乾隆中,以荫生授南河山盱通判。历任宿虹、铜沛、里河、外河同知。以治河绩考最,擢湖北郧阳知府,母忧去官。四十七年,服阕,会河决青龙冈,屡筑屡圮。大学士阿桂督治,以侍陛习河事,疏调赴工。阿桂方与总河议改河之策,决计于侍陛,侍陛曰:“今全河xia6*注,非土埽所能当;欲逆挽归正道,难矣。但于南岸上游百里外开引河,则不与急流争,其全势易掣。以逸待劳,此上策也。”于是定计开兰阳引河,至商丘归正河,以侍陛总其事。工成,被诏嘉奖。擢开归道。时新引河堤初成,溜逼甚险,复于仪封十六堡增开引河。夏汛水至,果分为二派:一由新引河,一由仪封旧城之南达所增引河。又于毛家寨增筑月堤,睢汛七堡建挑水坝,水势乃畅下,无溃决。五十三年,测河势将有变,请于铜瓦厢大堤后增筑撑堤,总河兰锡第以无故兴大工难之,固请乃可。次年夏,铜瓦厢内塌,势岌岌。总河李奉翰新至,视河,曰:“奈何?”侍陛曰:“待其塌多,必大决。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从之,堤合险平。锡第曰:“君之出奇制胜者,在前之预筑撑堤也。” 侍陛前官铜沛时,亦用放淤平险之法;又在宿虹时,里河淤浅,水将没堤,效黄河清水龙法,疏其淤而堤安;于徐州城外增筑石工,石矶嘴增烂石,城乃无患。卫河水弱,漕艘不利,掘地引沁以助卫。其应变弭患多类此。尝论治河之道曰:“河行挟沙,治法宜激之使怒而直以畅其势,曲以杀其威。守此岸则虑彼岸,治上游则虑下游。”世以为名言。寻补山东运河道,调兖沂曹济道。以失察,左迁。遂乞病归。
(选自《清史稿·唐侍陛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侍陛习河事,疏调赴工 习:习惯
B.今全河xia6*注,非土埽所能当 当:挡住
C.总河兰锡第以无故兴大工难之 难:责难
D.水将没堤,效黄河清水龙法 效:仿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B.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C.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D.今当于堤之下口新筑撑堤/内掘开数丈/使水回溜而入/入必淤/淤则大堤撑堤合为一/河直注之力已杀/堤乃可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黄河水患,唐侍陛之外的官员都束手无策。青龙冈河段决堤,总河只能由侍陛来决策治理;后来河变险,前后总河或责难侍陛,或只是问“怎么办”。
B.唐侍陛治理黄河水患的主要方法,一是开掘引河,将河水分流,缓解水势;二是增筑撑堤,即在原大堤后增筑撑堤,又辅之以放淤平险之法,使大堤撑堤合而为一。
C.唐侍陛治水,能够应变。里河淤积变浅,水将漫过大堤,他采用了疏导淤泥的方法而保证了大堤的安全;卫河水弱,采用引沁水到卫河的措施,使运粮船只畅行。
D.唐侍陛长于治水,功成名就。他因治水有功,曾受皇上下诏嘉奖,累官做到道台;他的有关治水的言论被人们认为是至理名言,但因在任上失察被降职而告病还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但于南岸上游百里外开引河,则不与急流争,其全势易掣。(5分)
⑵河行挟沙,治法宜激之使怒而直以畅其势,曲以杀其威。(5分)
参考答案
4.A (习:熟习。)
5.D(语句意思见“参考译文”)
6.A(说“唐侍陛之外的官员都束手无策”不正确,几任总河都采纳了唐侍陛治理水患的措施,即使总河兰锡第认为侍陛增筑撑堤是“无故兴大工”而责难他,但在侍陛的坚持下还是应允了。)
7.⑴只要在南岸的上游一百里外开引河道,就不跟湍急的水流竞力,它的全部水势也就容易控制了。(句意2分,“但”“争”“掣”各1分。)
⑵河水流动挟持沙石,治理的方法应该是阻遏它,使之愤怒,然后疏直河道使它的威势畅通无阻碍,弯曲河道使它的威势衰微。(句意2分,“激”“畅”“曲”各1分。)
参考译文:
唐侍陛,字赞宸,江苏江都人,是巡抚唐绥祖的孙子。乾隆年间,凭借荫生的身份被授予南河山盱通判。历任宿虹、铜沛、里河、外河知府副职。因为治理河道的效绩考核最好,被提拔为湖北郧阳知府。因母亲去世辞掉官职。乾隆四十七年,服丧结束,恰逢黄河的青龙冈河段决口,多次修筑,多次坍塌。大学士阿桂监督治河,因为唐侍陛熟习治河的事情,上疏调他赶赴工地。阿桂正跟总河商议修改河道的计划,由侍陛来决定。侍陛说:“现在全部的黄河水向下灌注,并不是土筑的护岸工程能抵挡的;想迎着水将水牵引归入正道,困难啊。只要在南岸的上游一百里外开引河道,就不跟湍急的水流竞力,它的全部水势也就容易控制了。以逸待劳,这是上策。”于是决定开掘兰阳段的引河,到商丘再归入正河,由侍陛总体负责这件事。工程完成后,受皇帝诏令嘉奖。侍陛被提拔为开归道。当时新的引河堤刚刚建成,小水流迫近非常危险,又在仪封的十六堡增开新的引河。夏天汛期的大水流到这里,果然分为两支:一支由新的引河流走,一支由仪封旧城流到南达增挖的引河。又在毛家寨增加修筑呈半月形的堤防,睢水汛期时在七堡建挑水坝,水势就畅通而下,没有大水冲开堤坝的事情发生。乾隆五十三年,唐侍陛测查到黄河的水势将有变化,请求在铜瓦厢大堤后增加修筑撑堤,总河兰锡第认为他无故举办大的工程责备他,经过坚决请求才被许可。第二年夏天,铜瓦厢堤坝内部塌陷,局势岌岌可危,总河李奉翰刚刚到达,视察河道,问:“怎么办?”侍陛说:“等到它垮塌的多了,一定会有大的溃决。现在应当在大堤的下口重新修建撑堤,里边掘开几丈,让水回溜(水在前进中受阻时,发生回漩的水流现象)进入。进入后一定淤积,淤积后,那么大堤撑堤就合而为一。河水径直灌注的力量就会减小,大堤就可以保住了。”总河李奉翰听从了他的建议,二堤合而为一,危险去除。兰锡第说:“你之所以能出奇计制服水患,在于水患之前预先修筑了撑堤啊。”侍陛以前在铜沛为官时,也曾经使用放淤平险的办法;又在宿虹时,里河淤积变浅,水将漫过大堤,侍陛仿效治理黄河的清水龙法,疏导了它的淤泥而保证了大堤的安全,在徐州城外增加了筑建石工,石矶嘴增加碎石,城池才免去了祸患。卫河水势较弱,通过水道运送粮食的船只航行不顺畅,就开挖水道引来沁水增加卫水的流势。他应对变化消弭灾患大多类似这种情况。他曾经谈论治河办法说:“河水流动挟持沙石,治理的方法应该是阻遏它,使之愤怒,然后疏直河道使它的威势畅通无阻碍,弯曲河道使它的威势衰微。防守此岸就要考虑到对岸,治理上游就要考虑到下游。”世人都把它作为至理名言。不久补任山东运河道台,调任兖沂曹济道台。因为督察有疏失,被贬职,就以生病的借口请求回归故里。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题解】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
- 徐霞客游记原文: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
- 夸父逐日翻译及原文赏析一、夸父逐日《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 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感悟方面孔子认为天与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物做到天人合一,提倡进
- 通假字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1、七年级七上: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趣》)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诲女知之乎 “女”通“
- 矛与盾文言文 矛与盾出于《韩非子·难一》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
- 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指导文言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把文言句子的意思说出来。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 郑板桥知潍县文言文阅读理解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
- 陈书原文: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性聪敏,博学,善属文,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
-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必修四文言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王戎,字F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
- 魏书原文:元彧,字文若。彧少有才学,时誉甚美。侍中崔光见彧,退而谓人曰:“黑头三公,当此人也。” 彧姿制闲裕,吐发流靡,琅邪王诵有
- 勿昧所有勿自夸耀文言文及译文勿昧所有,勿自夸耀原文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放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 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
- 中考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之薛奎识范镇薛奎识范镇范镇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②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
- 文言文岳飞故事翻译岳飞,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民族英雄[1-3]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小编收集了文言文岳飞故事
- 对文言文师说的分析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
- 李绘,字敬文。年六岁,便自愿入学,家人偶以年俗忌,约而弗许。伺其伯姊笔牍之间,而辄窃用,未几遂通《急就章》。内外异之,以为非常儿也。及长,仪
-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
- 初二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识记总结初二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识记总结1、便要还家《桃花源记》2、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3、诎右臂支船《核舟记》4、
-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宋)欧阳修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
- 欧阳熙原文:人才生为世用,不偶然也,必汲山川之秀而得天地之灵。故三苏生而眉山草木枯,韩相出而日下五云见,由古而然,岂诬也哉?博罗,广东之名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