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11:05:49 

标签:

吴同初行状①
【清】顾炎武②
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姊子徐履忱少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未旬日而北兵③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寻亦竟得脱,而吴生死矣。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惟一子一女。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生名其沆,字同初。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④,见称于时。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日爱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视焉。母见之,未尝不涕泣,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
(取材于《亭林诗文集》,有删改)
注:①行状:文体名,是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 ②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曾参加明末抗清斗争。 ③北兵:清兵。 ④诔:lěi,祭文。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砥行立节(磨练 ) 以贫客嘉定(客居)
B.归生与焉(参加) 寻亦竟得脱(竟然)
C.持觥以寿吾母(为......祝寿) 试辄第一(参加考试)
D.见称于时(被) 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 ( 几:通“冀”,希望 )
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吴生(即吴其流/吴同初)生平行状的一组是(3分)( C)
①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②世本儒家,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
③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诛,见称于时。④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⑤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⑥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
A.①③⑤② B.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3分)(A )
A.开篇一句把吴生与“浮名苟得”的一般文人区别开,说他好古文、砥行立节,是作者志同道合的朋友。
B.文章结尾写吴生事母至孝的天伦之情,写作者对亡友的诚笃情谊,对吴母的关心,彼情彼景跃然笔端。
C.文章介绍了昊生的家世、才学和忠孝思想,既全面地刻画了吴生的形象,又探寻了他忠义行为的原因。
D.这篇文章,作者时而放笔直抒,时而又点到为止,不论繁简,都具有传神达意、情深意浓的表达效果。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始过昊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载载独坐。(3分)
(2)以生平日爱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3分)
参考答案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参考译文:
        家乡二三十年来号称文人的,没有不把(追求)浮名和苟且(谋求)所得作为事业的,而我和同县归生只喜欢写古文辞赋,磨练行为,树立志节,孤傲不苟同于世上一般之人,世人认为(我们)狂妄。(我)不久又结识了吴生,吴生比我们两人小七岁,因为穷困客居(在)嘉定。我有(个)叔叔(叫)顾兰服,比我和归生小两岁。姐姐的儿子徐履忱比吴生小九岁。五个人各能饮三四斗酒。五月初一,四个人到我家端着酒杯为我母亲祝寿。退出来后(我们)饮酒,到半夜,击掌聊天,非常高兴,第二天告别离开。我于是离家赴杨公的征召,不到十天清兵南下,我到苏州从军,回来后(参加了)昆山的抗清军队,归生(也)参加了。不久(起义失败,我)也终于得以脱身,可是吴生战死了。那年九月,我才探望吴生的家并慰问他的家人,竟然(只有)他的母亲正孤独无依地坐着,(他的母亲)告诉我说:“吴家五代单传,我只有一儿一女。女儿被掳去,儿子死了!有 (一个)孙子,(只有)两岁,也死了!”我既为吴生的遭遇悲痛,又想起(他们)四人端着酒杯来为我母亲祝寿,于是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吴生名其沆,字同初,世代原本是读书人家,文思敏捷,倚马可待,考试总是第一。每次说到忠孝和与朋友交往守信用的时候,就(表现出)果断而不改变(的样子),北京(发生)变故(的时候),(他)写了两篇祭祀已故皇帝、皇后的文章,在当时被称赞。清兵到了之后,(他)送我书信和一篇记事文,我又从叔叔处得到(他的)两首诗,(这些诗文内容)都激烈悲切,有古人的遗风。这之后(才)知道(他)描写思妇情感的作品,是他寄托兴致的文字,然而(那些)生命中可以被敬重的内容不在这些作品之中啊。
       吴生住在昆山,在抗击敌人时,坚守城池(拒敌)不出,(城陷,)因而战死,战死的将士达四万人,没有人知道他尸首所在的地方。因为(吴生)平生爱国不忘君王,(他的)忠义如此显露在文章中,他牺牲难道(会)有顾惜吗?(他)活着侍奉母亲(很)孝顺,每次夜里回家,一定跟母亲说与(他)往来的人是谁,谁谁最厚道。(他)死后,我曾多次探望他家,(如果)不得已时,就派仆人探望她。(他)母亲看见我,每次都(会)哭泣,又希望她的儿子没有死又回来了。然而吴生确实死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刘基《活水源记》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
  • 中考必背文言文名句分享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以下是中考必背文言文名句
  • 文言文中”卒“字的用法有哪些拼音:zú、cù部首:十部首笔画:2总笔画:8笔顺:捺横撇捺撇捺横竖【详细释义】zú①<名>步兵;士兵。《过秦论
  •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字词考点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 刑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时有避,遂不行名。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年未二十,名动衣冠。尝与右北平阳固、河东裴伯茂、从兄
  • 文言文风入松阅读翻译赏析这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所创作的词作,这是一首暮春怀人之词。原文: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
  •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及赏析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
  • 《本草纲目果部橡实》的文言文释名橡斗、皂斗、栎 、柞子、茅、栩。气味实:苦、微温、无毒。斗壳:涩、温、无毒。木皮:苦、平、无毒。主治实:下痢
  • 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唐•杜牧亡友邢涣思讳群。牧大和初举进士第,于东都一面涣思,私自约曰:“邢君可友。”后六年,牧于宣州事吏部沈公,涣思于京口
  • 《后汉书列传乌桓鲜卑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
  • 戴名世原文: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即至篇终语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译文及注释学习文言文,学会翻译很重要。下面是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序译文我家贫穷,
  • 张岱原文: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②。日晡③,至北固,舣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⑤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
  • 夸父逐日翻译及原文赏析一、夸父逐日《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 贞观四年,突厥颉利为李靖所击败,其部落多来归降。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
  • 成衣的文言文翻译成衣(Garments),指按一定规格、号型标准批量生产的成品衣服,是相对于量体裁衣式的订做和自制的衣服而出现的一个概念。下
  • 季布传文言文阅读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 ,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
  • 勺窝吊水岩瀑布赋文言文癸巳端午,余与表兄、表兄之二友同游勺窝吊水岩,望其俊秀,有感而记之。始至鬃领,晴空万里,约约微风,衣发齐动,虽临高处,
  • 小升初语文必考文言文知识专题1、《《陈元方 侯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
  • 重刻《杨椒山集》序清毛奇龄少读王章传‚,涕泗被面,骤出对客不能饰,客讶问故,曰:“吾读王仲卿传故也。”既而读杨椒山自著年谱,惊曰:“此非仲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