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08 15:41:44 

标签:

送胡叔才序
王安石
    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之产,卒无就。邑豪以为谚,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远去,若将浼己然,虽胡氏亦然。独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既壮可以游,资而遣之,无所靳。居数年,朋试于有司,不合而归。邑人之訾者半,窃笑者半。其父母愈笃,不悔,复资而遣之。
    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不数年,遂能襃然①为材进士,复朋试于有司,不幸复诎于不己知。不以予愚而从之游,尝谓予言父母之思,而惭其邑人,不能归。予曰:“归也。夫禄与位,庸者所待以为荣者也。彼贤者道弸②于中,而襮③之以艺,虽无禄与位,其荣者固在也。子之亲,矫群庸而置子于圣贤之途,可谓不贤乎?或訾或笑而终不悔,不贤者能之乎?今而舍道德而荣禄与位,殆不其然;然则子之所以荣亲而释惭者,亦多矣。昔之訾者窃笑者,固庸者尔,岂子所宜惭哉?姑持予言以归,为父母寿,其亦喜无量,于子何如?”因释然寤,治装而归。予即书其所以为父母寿者送之云。
    注释:①襃然:出众之貌。 ②弸:充满。 ③襮:显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逆良先生教之               逆:聘请
B.不幸复诎于不己知           诎:受侮辱
C.矫群庸而置子于圣贤之途     矫:违背,违反
D.因释然寤,治装而归         寤:同“悟”,觉醒,醒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     ②姑持予言以归
B.①或訾或笑而终不悔         ②今而舍道德而荣禄与位
C.①昔之訾者窃笑者           ②然则子之所以荣亲而释惭者
D.①殆不其然                 ②何为其然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胡叔才“不能归”的原因的一组是      (  )
①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②不予愚而从之游③不幸复诎于不己知④尝谓予言父母之思⑤而惭其邑人⑥不数年逐能裒然为材进士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胡叔才的父母独抗流俗,不吝惜钱财,想方设法让胡叔才求学,没过几年就具备了考进士的才能,但结果落第,暗批主考官不能慧眼识贤才。
B.胡叔才是一个特别孝敬父母的人,考试落第后觉得愧对父母,不愿回家。后经作者阐明“道”与“禄”“位”的关系,才释怀,整理行装回家。
C.前文写胡氏家族轻学的思想,与胡叔才家致力于求学而不悔对比,其目的在于弘扬作者尊学重道的思想。
D.作者用重道轻名利的思想来规劝胡叔才,对胡叔才父母让他追慕圣贤之道大加褒扬,隐约可见作者淡泊明志的思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4分)                                                                   
(2)彼贤者道弸于中,襮之以艺,虽无禄与位,其荣者固在也。(4分)                                                                  
(3)然则子之所以荣亲而释惭者,亦多矣。(4分)
参考答案:
1.B(落第)
2.D助词,可不译(A①连词,表目的  ②连词,表承接。B①连词,转折,却②连词,表因果,如果。C①音节助词,无义②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B(①是胡叔才追慕贤才求学,想使自己和父母显耀的原因。②作者谦虚的说法。⑥是说胡叔才具备了应考的水平。)
4.A“过几年就具备了考进士的才能”时间上不对。
5.(1)(胡氏家族)中地纨绔子弟把放纵、游荡当作自己主要的事情,规矩谨慎的人则努力多置田产以扩充资产。(“驰骋渔弋”“殖”各1分,意思2分)
(2)那些有才德的人内心充满了‘道’,并且显露在才艺上,虽然没有俸禄和官职,那荣耀依然存在啊。(“贤者”“于中”各1分,意思2分)
(3)这样看来,你用来让父母荣耀、解除心中惭愧的(理由),就很多啊。(“所以”“荣”各1分,意思2分)
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邑豪以为谚,莫肯命儒者          谚:借口
   B、若将浼己然                      浼:沾染,影响
   C、资而遣之,无所靳                靳:吝惜
   D、不以予愚而从之游                游:出游
9、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胡叔才的父母“教之笃”的一组是(     )
    ①耗其千金之产,卒无就       ②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
    ③资而遣之,无所靳           ④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
    ⑤不悔,复资而遣之           ⑥不予愚而从之游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看似是交代友人胡叔才的家世,重点却是叙述当时重钱利轻学识的世风。
B、胡叔才的父母不为世风所染,不惜重金资助他读书,乡人指斥讥笑也不后悔,这的确难能可贵。
   C、胡叔才尽管好学,“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但由于资质的原因,两次都名落孙三。
   D、最后,作者借劝说胡叔才回去的机会,阐述了求学以“道”“艺”为本不以“禄”“位”为荣的道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显其身以及其亲。(3分)                          
  (2)夫禄与位,庸者所待以为荣者也。(4分)                                                             
  (3)因释然寤,治装而归。(3分)                                                                  
参考答案:
8、D(游,交往)
9、C(①是“邑之豪子弟”的行为。④是胡叔才求学的行为。⑥胡叔才与作者交游。)
10、C(“由于资质的原因”与文意不符。“遂能襃然为材进士”说明他学有所成,证明资质不错;“不合而归”“诎于不己知”,说明有才却得不到考官的赏识,这才是落第的根本原因。)
11、(1)(胡叔才)一心想让自己显达,让父母也跟着显耀。
    (2)俸禄和官位,是一般人追求并把它作为炫耀的资本。
(3)(胡叔才)于是坦然醒悟,准备行装回去了。
【译文】
    胡叔才,是铜陵的大族(子弟),(胡氏家族)世代以资财闻名。(胡氏家族)中的纨绔子弟把放纵、游荡当作自己主要的事情,规矩谨慎的人则努力多置田地以扩充资产。这以前,乡中富有人家中有让子弟求学的,耗费千金的资财,最终没有成就。乡中那些富有人家以此为借口,再不肯出资让子弟求师学习,遇到读书人都指手画脚,远远避开,好像怕他们沾染了自己似的。即使是胡氏家族也是这样。唯独胡叔才的父母不这样,在胡叔才小的时候,拿出重金,聘请好的老师教他。等到胡叔才长大可以游学后,他的父母又出资财让他外出求学,一点也不吝惜。过了几年,和友人一同去参加考试,没有考中回来了。乡中有一部分人公开非议,有一部分人暗中嘲笑。他父母更加坚定,不后悔,又拿出钱财让他出去求学。
    胡叔才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为父母教导自己的诚心而感动,到处寻找有才能的人,向他们学习写文章,一心想让自己显达,让父母也跟着显耀。不几年,就优秀出众,有考中进士的才能,又与友人一同去参加考试,不幸又因考官不了解自己而落第。他不因为我愚蠢而同我交游,曾经对我说起他父母望子成龙的想法,并谈如果考不中在乡亲面前感到不好意思,所以现在不能够回去。我对他说:“回去吧。俸禄和官位,是一般人追求并把它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些有才德的人内心充满了‘道’,并且显露在才艺上,虽然没有俸禄和官职,那荣耀依然存在啊。你的父母,不同于那些平庸之人,而让你走上追随圣贤的道路,能说他们不贤明吗?有人非议有人嘲笑却始终不后悔,不是贤明的人能做到这样吗?现在如果舍弃对道德的追求而追求富贵和官职,大概就不会是这样的;这样看来,你用来让父母荣耀、抛弃心中惭愧的(理由),就很多啊。从前非议嘲笑你的人,本来就是平庸之人,那里值得你惭愧呢?你姑且带着我的话回去,告慰父母,他们也会非常高兴,对你将会怎么样呢?胡叔才于是坦然醒悟,准备行装回去了。我就写些用以告慰他父母的话送给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管君墓表清·陆继辂君姓管氏,讳世铭,字缄若,所居曰韫山堂,门下士因称韫山先生,故韫山之字特著。曾祖枪,刑部郎中。祖高,雍正间
  • 常用文言文句式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
  • 文言文《信陵君救赵论》原文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原文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①。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 文言文字词复习资料(一)、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
  • 文言文选段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美于徐公。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
  •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
  • 三国志原文: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 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马说》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 李待郎绂文言文翻译古文翻译和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项目,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李待郎绂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
  • 文言文重点篇目指导:陈涉世家考点《陈涉世家》译文: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
  • 文言句式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整理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
  • 旧唐书原文: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州剌史。其
  • 农妇与鹜文言文翻译农妇与鹜文言文大家看的懂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农妇与鹜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农妇与鹜文言文翻译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分析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
  • 新唐书王思礼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关于新唐书王思礼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新唐书王思礼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
  • 史记原文:初,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成者多,边粟不足给食,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孝景时,上郡以西旱,得输粟县官以除罪。卜式
  • 初中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
  • 后汉书原文: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