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方孝孺《戆窝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方孝孺《戆窝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04:20:35 

标签:

戆窝记
方孝孺

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天下未尝无材智之士,而世之乱也,恒以用才骋智者驰骛太过,钓奇窃名以悦其君,卒致无穷之祸;而气节之士不与焉。气节者偃蹇可畏,而才智者聪慧可喜。可喜者,易以成功,亦易以致乱;欲制祸乱于未萌之先,非得可畏者而任之,不可也。
汉汲长孺、吴张子布辈,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当世,视人君之尊不为之动,遇事辄面争其短,无所忌。此皆流俗所谓戆人也,而朝廷恒倚之以为重,狐鼠之盗瞷其进退以为恭肆,彼岂用区区之才智以服人哉!人望而惮之,以其节之足尚也。国家可使数十年无材智之士,而不可一日无气节之臣。譬彼甘脆之味,虽累时月不食,未足为病;而姜桂之和,不可斯须无之。人君无可畏者在其侧,欲无危败难矣。
余少慕古之戆者,欲起长孺、子布与之交而不可得,则思博交海内之士以观其所存。谓余为戆者有矣,而慕乎戆者未始或见,岂节义之士独少于今之时乎?抑遇合之术固有不同也。今也天子惩近代之弊,立谏诤,风厉在位,俾得言事,诚得戆者出以应其求,则治道可冀矣。
同邑潘君伯理甫,年七十余,而以戆名其窝,岂慕长孺辈者乎?于其名可从而知其志,惜其老而不获见于用也。然有志者不累乎用舍,居乎家、行乎乡,与用邦国奚异焉?使长孺、子布为布衣,亦将闻于时、传于后,其肯泯然与庸众人等乎!君居其名、师其道,言论事为必有卓乎越于世者,是亦余之所慕者也,愿造君之窝而相与论之。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负气:恃其意气
B.以其节之足尚也尚:同“上”,上升
C.今也天子惩近代之弊惩:戒止
D.君居其名、师其道师:学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居乎家、行乎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而以戆名其窝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虽累时月不食,未足为病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岂节义之士独少于今之时乎以其无礼于晋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的一组是
①恒以用才骋智者驰骛太过②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
③狐鼠之盗瞷其进退以为恭肆④欲起长孺、子布与之交而不可得
⑤有志者不累乎用舍⑥立谏诤,风厉在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篇便提出:“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可谓振聋发聩、先声夺势,也定下了全文激昂的基调。
B.作者对流俗所谓的“戆人”作了定义,他们不取合当世,不阿附权贵,遇到事情就争论不休.
C.作者表明仰慕古之戆者的心迹,表达了欲与“长孺”、“子布”结交而不可得的遗憾.最后,表达了对同乡的赞美之情,并且想要造访倾谈.
D.作者以“甘脆之味”、“姜桂之和”来分别喻“材智之士”和“气节之臣”,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别有韵味而又富于理趣。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恒以用才骋智者驰骛太过,钓奇窃名以悦其君,卒致无穷之祸(4分)
②诚得戆者出以应其求,则治道可冀矣(3分)
③于其名可从而知其志,惜其老而不获见于用也(2分)
参考答案:
9.B.尊重
10.A
11.C
12.B.遇事辄面争其短,无所忌
13.1常常因为运用才智的人奔跑追逐的太快了,(他们)谋求奇异的事情窃取名声,用来取悦君王,最终招致无穷的祸患(以,用,悦,卒,致)
2果真能得到戆直的人出来相应他的请求,那么国家大治就可以希望了.(诚,治,冀)
3.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的志向,可惜他到了晚年还不能被任用.
参考译文:
君子的可贵之处在于气节的伟大而并非才智的出众。天下不曾缺少有才智的人,但当社会秩序混乱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才智过人的人为了取得名利而苦思冥想,寻求新鲜奇异的事儿,编出花言巧语以讨取君王的欢心,最终往往招致无穷的祸患,可是有气节的人却不这么做。有气节的人傲气风发,让人可敬可畏(疏远),而有才智的人灵活聪慧,让人可喜可佩(亲近)。让人可喜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也容易引起纷乱,所以要想在祸乱还未发生之前制止它,就必须得让有气节的人来做不可。汉武帝时的汲长孺,吴国的张子布等人,都自负正直,敢坦然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理直气壮地面对对方,一点儿也没有为了迎合某些事物而屈服、退让的意思,对于君王的威严、权势不为所动,遇到事儿总是毫不留情地当面劝谏或争论(不好的地方)。这就是俗说的“戆人”(迂愚而刚直的人,在一般人看来是傻),但是朝廷依然委其以重任,狐鼠之盗一类的小人往往通过观察对方的行动是进是退来决定应该对其恭敬还是侵犯,故又怎能仅仅用才智来使他们真正认可和屈服呢!一个人若使人敬畏,正是因为他有不屈不挠的气节。一个国家可以数十年不用有才智的人,但绝不能一天不用有气节的臣。就像是甜美酥脆的食物,即使很长时间不吃,也不会得病,但是对身体有好处的生姜和肉桂却不能不吃。君王如果没有令人可敬畏的有气节的臣子在旁辅佐,那么想要没有危险和失败发生就比较难了。我年少时仰慕古时的“戆”人,想与长孺、子布这样的人交朋友,但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便想着广结天下之士,认识他们,了解他们。说我“戆”的人有不少,①但是我所仰慕的“戆”人却还未曾谋面,②但是我却还没见到一个仰慕“戆”者的人,为何有节义之士只有在现在这么少了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明史原文: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
  • 后汉书原文: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
  •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杜牧《清明》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
  • 归有光原文:隐君讳启明,字时显,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为太仓人。相传晋司空和之后。散居浦之南者,其族分而为三,故世称其地曰三顾村云。隐君有子曰
  • 黔驴技穷文言文翻译黔驴技穷是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文言文翻译吧!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
  •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译文及注释《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答谢中书书》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听评课反思周三在七(4)听了徐老师的.一节文言文复习课,发觉徐老师的课改理念转变非常快,整堂课体现了孙祖中学的课堂教学模
  •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你会做文言文吗?下面的是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欢迎阅读![译文]: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在召见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童趣》一、 词语积累(一) 常规词语[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愈    【原文】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
  • 宋濂原文: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
  • 其父善游出自《吕氏春秋》。《其父善游》又名《引婴投江》原文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①引②婴儿而欲投之③于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 北人食菱 意思:比喻强强辩别,护其短处。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
  •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精卫填海的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精卫填海的文言
  • 文言文练习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
  • 宋史原文: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殁。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
  • 三国志原文: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
  •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唐)刘轲古老有言曰:太极之气,积而为山岳,泄而为川渎。然则匡阜①之气,其大矣乎。庚辰岁,山客刘轲,采拾怪异,自麓至顶,却下
  • 廉希宪,字善用,布鲁海牙子也。幼魁伟,举止异凡儿。九岁,家奴盗马逃去,既获,时于法当死,父怒,将付有司,希宪泣谏止之,俱得免死。又尝侍母居中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