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史记•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记•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02:42:07 

标签: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忠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苛求细枝末节,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参子窋(kū)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沐浴)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微:地位低
B、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任命,授职
C、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让:谦让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遇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参“严守高帝法令”的言和行的一组是( ) (2分)
①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②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③木诎于文辞,忠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④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⑤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⑥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A、 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曹参当官后,曾与萧何不和,但萧何却不计前嫌,推荐曹参接自己的班当丞相。事实证明,曹参当政后的一系列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很受后人称道。
B、曹参任丞相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喝酒,而且在下属来办事时也叫人喝酒,使人开不了口,办不成事。
C、曹参的行为引起了惠帝的担心,私下要曹参的儿子加以劝谏。不料其儿子却被曹参严厉教训了一番。
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认可了曹参的做法。但曹参最终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② 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参考答案
4、C (让,责备)
5、D (①说的是对曹无为而治的评价⑤与题无关)
6、D (曹参没被罢官)
7、①国家的事情不应当由你来多嘴。②(那些)想追求虚名的官员,总是被(曹参)斥责、罢免
文言文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皇帝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言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自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象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太史公说: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静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诚斋夫人文言文乳翻译文言文翻译是我们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诚斋夫人文言文乳翻译,大家一起阅读吧!诚斋夫人文言文乳翻译诚斋夫
  •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使(shǐ)(1)名词。使臣,奉命的人。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2)动词。派遣。如:扶苏以数
  • 戆子记谢济世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
  • 《新唐书》节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完成4~7题李听,字正思,七岁以荫为协律郎。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以听为神策行营兵马使。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
  • 《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
  • 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后就吴兴沈驎士受经,略通大义。建武
  • 曹成王碑   韩愈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谥曰成。其先王明,以太宗子国曹,传五王至成王。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绍
  • 胡交修,字已楙,常州晋陵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授泰州推官,试词学兼茂科。给事中翟汝文同知贡举,得其文日:“非吾所能及也。”置之首选,除编类国
  • 后汉书原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马说》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 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从前有个宋国的人,他性子很急。有一天,他刚种下稻子,就每天去看看稻子有没有长高了。可是,他老是觉得稻子长
  • 文言文翻译技巧一、三个“遵照”遵照原文语气、语义和习惯,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提炼。二、四个步骤1.审。审清句中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在翻译之前
  •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日:“君慎终赴义
  • 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深虑论》是一篇史论。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
  • 《百诗苦读》文言文翻译及字词阎百诗先生是国中的经学大师,记忆力非凡。但是他的天资是非常愚钝的。幼时接受读书,书要读上许多遍,才大致顺口。他的
  • 小学古诗诵读1 《采葵莫伤根》东汉  无名氏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2 《送别》 隋朝民歌杨柳青青著地垂,
  • 宋书原文: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
  • 梁书原文: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年十二,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至年二十六,书成,表奏
  • 梓人传文言文翻译《梓人传》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小编收集了梓人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原文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 四知范晔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