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仲,字时发,眉州彭山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19 18:16:22
杨文仲,字时发,眉州彭山人。七岁而孤。既冠,以《春秋》贡。淳祐九年,以公试第一升内舍。时而路颇壅,因季冬雷震,首帅同舍叩阍①极言时事,有曰:“天本不怒,人激之使怒。人本无言,雷激之使言。”一时争传诵之。宝祐元年,登进士第。丁母忧,释服,属从叔父栋守婺州罢归,寓余杭,文仲往问伊、洛之学。
转运使印应飞辟入幕。明嫠妇冤狱,应飞悉从文仲议,且荐之。召为户部架阁,迁国子博士。丐外,添差通判台州。故事,守贰②尚华侈,正月望,取灯民间,吏以白,文仲曰:“为吾然一灯足矣。”劭农东郊,守因欲泛湖,文仲即先驰归。添差通判扬州。牙契③旧额岁为钱四万缗,累政增至十六万,开告讦以求羡。文仲曰:“希赏以扰民,吾不为也。”卒增十八界一而已。时有沙田,使者欲举行之,文仲力争,以为:“吾不可妄兴,盖与民之惠有限,不扰之惠无穷。江北风寒之地,民力竭矣,为利向何,安忍重扰吾民乎!”事遂不行。
盛夏,建宗阳宫,坏徙民居,畿甸骚然。文仲疏谏:“移闾阎之聚,为香火之庭,不得为善计矣。陛下绍祖宗之位,岂以黄、老之居为轻重哉。”翌日面奏,益恳至。又以救太学教谕彭成大迕似道,出知衡州。运饷有法而民不扰,以所当得米八千石立“思济仓”。
瀛国公即位,时大元兵度江,畿甸震动,朝士多弃去者,侍从班惟文仲一人,诏旌在列不去者二阶。时文仲疾益甚,三上章乞致仕,改知泉州。
注:①阍:宫门。②守贰:长佐官。③牙契:买卖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冠,以《春秋》贡 贡:被举荐。
B.属从叔父栋守婺州罢归 属:恰好。
C.开告讦以求羡 羡:羡慕。
D.陛下绍祖宗之位 绍:继承。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因季冬雷震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吏以白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①盖与民之惠有限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不得为善计矣 ②何以汝为见
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杨文仲体恤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时言路颇壅,因季冬雷震,首帅同舍叩阍极言时事
②文仲曰:“为吾然一灯足矣”。
③文仲曰:“希赏以扰民,吾不为也”
④时有沙田,使者欲举行之,文仲力争
⑤盛夏,建宗阳宫,坏徙民居,畿甸骚然
⑥又以救太学教谕彭成大迕贾似道,出知衡州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文仲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成年后,因为公试第一而升为内舍,当时皇帝闭目塞听,正好碰上冬季打雷,他就借机和同舍生极力向朝廷论说时事,为时人所称道。
B.在台州通判任上的时候,当地官员正月十五有向百姓征收灯笼的旧例,杨文仲得知后,非常反感,就坚决主张废除了这一做法。
C.任扬州通判时,杨文仲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据理力争,阻止了使臣开发沙田的行为,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D.在元兵渡过长江后,朝野震动,侍从班中只剩下杨文仲一个人,他也因此受到朝廷表彰;因病情加重,多次上书请求退休,未被获准而改任泉州知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嫠妇冤狱,应飞悉从文仲议,且荐之。(3分)
(2)劭农东郊,守因欲泛湖,文仲即先驰归。(4分)
(3)翌日面奏,益恳至。(3分)
参考答案
1.C(羡:盈余)
2.B(都是介词“把”。A项前者是“因为”,后者是“经、由”;C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D项前者是动词“算作”,后者是语气助词。)
3.D
4.B(“就坚决主张废除了这一做法”在文中没有依据。)
5.(10分)
(1)明断寡妇的冤案,印应飞全都听从杨文仲的建议,并且推荐他。(每句1分)
(2)在东郊劝勉农事,郡守趁此想到湖上乘船游玩,杨文仲就先驱马回来。(“劭”、“因”、“泛”及整句大意各1分。)
(3)第二天当面上奏,更加诚恳得当(或“周到”)。(“翌日”、“面”、“恳”各1分。)
参考译文
杨文仲字时发,眉州彭山人。七岁丧父成为孤儿。杨文仲年满二十岁,因熟知《春秋》受贡举。
淳祜七年,杨文仲因太学考试第一名进入太学。九年,又因公试第一名升入内舍。当时进谏途径相当闭塞,因为季冬十二月打雷,第一个带领同舍生向朝廷申诉极力论说时事,有这样的话:“上天原本不生气,是人刺激使天发怒。人原本没有意见,打雷使得他们发话。一时争相传诵。宝祜五年,进士及第。遭母丧,服丧期满,正逢从叔父杨栋由婺州知州任上罢职回家,寄居余杭,杨文仲前去访求伊、洛之学。
(杨文仲)被转运使印应飞辟举收入幕中。明断寡妇的冤案,印应飞全部听众杨文仲的建议,并且推荐他。(杨文仲被)召入担任户部架阁。后又升迁国子博士。请求补外,差遣为台州通判。旧例,长佐崇尚奢华,正月十五,从民间收集灯笼,官吏把这事禀告文仲,杨文仲说:“替我点一盏灯就足够了。”在东郊劝勉农事,知州想要到湖上泛舟游玩,杨文仲当即先驱马回来。差遣为扬州通判。买卖契约过去的定额每年是四万缗钱,几任官员增加到十六万,放开告密揭发来求取结余。杨文仲说:“以骚扰百姓来企求奖赏,我是不会干的。”终于仅增加十八界抽一而已。当时有沙田,使臣想要开发,杨文仲反对,认为:“事业不能够胡乱兴办,因为给予百姓的好处有限,不骚扰百姓的恩惠总是没有穷尽的。江北风沙寒冷的地方,民力枯竭,能谋取多少利益,怎能忍心严酷地搅扰百姓!”此事于是没有施行。
盛夏,建造宗阳宫,拆迁百姓房屋,京城地区骚动不安。杨文仲上疏劝谏:“迁移民间的聚居地,作为焚烧香火的庭院,不能算是好的计划。陛下承继祖宗的皇位,难道认为黄、老的住处很重要吗。”第二天当面上奏,更加诚恳周到。又因解救太学教谕彭咸大触犯了贾似道,出朝为衡州知州。运送军饷有办法而百姓没有受害,以所应当得到的米八千石建思济仓。当时大元朝的军队渡过长江,京城地区受到震动,朝廷官员有很多逃走,侍从班只剩了杨文仲一个人,
朝廷下诏表彰在朝不离去的人加官二级。杨文仲病得更加厉害。三次上疏请求退休,改为泉州知州。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郑光的初中课文文言文郑光,宣宗之舅,别墅吏颇恣横,为里中患。积岁征租不入,户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擒而械系之。及延英①对,上曰:“卿禁郑光庄吏
- 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
- 南史原文: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性倜傥,轻财尚气。少时,遇相者谓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则当富贵。“梁大同中,昭达为东宫直后,因醉堕
- 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的翻译黄生借书说文言文要怎么翻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黄生借书说清代: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
- 《逸周书卷十铨法解》文言文《逸周书卷十铨法解》作者:佚名有三不远,有三不近,有三不畜。敬谋、祗德、亲同,三不远也。听谗自乱、听谀自欺,近憝自
- 管同原文: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而去。不数日,复获一雌焉,狸至而又食之,然以
- 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 《本草纲目草部连翘》文言文作者:李时珍释名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气味(茎、叶)苦、平、无毒。(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 《公输》文言文语段练习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
- 文言文阅读:口技文言文阅读(14分)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
- 成衣的文言文翻译成衣(Garments),指按一定规格、号型标准批量生产的成品衣服,是相对于量体裁衣式的订做和自制的衣服而出现的一个概念。下
-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原君原文及译文高中语文文言文《原君》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高中文言文知识点: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 何之元,庐江灊人也。之元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服阕,昂表荐之,因得召见。解褐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主簿。及昂
- 文言文重点实词实战演练1、论语一、默写:1、子曰: , 思而不学则殆。2、子曰:岁寒,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 沈复原文: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
- 《宋史·魏羽传》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宋史·魏羽传》原文及译文宋史原文: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时改当
- 宋史原文: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
- 马说原文及译文《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说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马说原文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