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06 01:46:36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子路曰:“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丧不绝声,遂以存楚,不能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缊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
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尾生杀身以成其信,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 妄:妄想
B. 不能恬贫穷 恬:安于
C. 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 与:参加
D. 我心匪石 匪:同“非”,不是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士有杀身以成仁 ②故杀身以遂其行
B. ①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 ②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
C. ①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②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
D. ①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 ②由其道,遵其理
11. 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呢?
B.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
因此一个读书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论事情是难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
C. 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
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
D. 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一个人能够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与他渡河很难,这就是读书的君子所以超过别人的地方。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勇敢和果断是“士君者”表现出自己操守与品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B.作者用申包胥等三人的事例证明“甘勤苦”、“恬贫穷”、“轻死亡”的人才可以行仁义。
C.在作者看来,“士之耻”在于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以致正义没有被树立,生命没有显赫。
D.文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和孔子及其弟子的话,既能增强说服力,又使语言精炼典雅。
参考答案
9.(3分)A
10.(3分)C
11.(3分)C
12.(7分)
(1)(3分)所以一个读书人想要照他的理想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先要)不问事情的难和易,然后才能去做。
(2)(4分)能够不失去自己,这之后才可以共患难,这就是读书人用来超越别人的地方。
参考译文:
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去没有名义地胡乱送死,怎不让人感到痛苦!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护正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
子路说:“不能甘愿勤苦,不能安于贫穷,不能轻视死亡,却说自己能行仁义,我不敢相信。”从前,楚国的申包胃站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七夜,痛哭不绝,于是保住了楚国。不能甘原勤苦,怎么能做到这样子?曾子粗布衣裳都穿不上,糟糠做的饭、蔡霍做的菜都吃不饱,如果和他的道义不合即使上卿之官也辞掉。不能安于贫穷,怎么能做到这样子?比干都要被处死了,而劝谏封王更加忠诚,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志向更加昭彰。不能轻视死亡,怎么能做到到这样子?因此一个读书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论事情是难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要使自己成功成名,先要不顾及个人的利和害,然然后才能取得成就。《诗经》上说:“那些人的子弟,身材硕大性情忠厚。”不是忠厚、善良正直的君子,谁能做到这个样子?
王子比干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忠诚,伯夷、叔齐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廉洁,尾生牺牲自身表现自己的信用,这四个人都是天下最通情达理的读书人,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他们认为正义不树立,声名不显著,是读书人的耻辱,因此以牺牲自身来实现自己的原望。从这点看来,卑贱贫穷,不是读书人的耻辱。读书人所认为耻辱的是:天下推举忠诚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如果忠、信、廉三者兼备于一个身上,名声流传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即使在无道的时代,也不能砧污他。
那么,读书人并非喜欢死亡而厌恶生存,也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按照一定的道理,尊贵落到自己身上,读书人是不推辞的。孔子说:“如果富贵能够追求,即使是替别人执鞭驾车的事,我也原意做,如果富贵不能追求,还要按照我的意原去做。”这是大圣人的操守。
《诗经》上说:“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转动;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可以卷起。”这是说不失去自己。一个人能够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与他共患难,这就是读书的君子所以超过别人的地方。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画皮文言文阅读翻译画皮,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重要章节,作者蒲松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画皮文言文阅读翻译,希望对您有所
-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 后汉书原文: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人也。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父猛,为桂阳太守,卒,期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光武略地颍川,闻期志义,召署
- 世说新语原文: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
- 一轴鼠画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一轴鼠画东安①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
- 《观潮》文言文原文翻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观潮》文言文原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耿秉传文言文原文及解释耿秉博通书籍,善说《司马兵法》,尤其喜好将帅用兵谋略。初任郎官,因屡次上书谈论军事,被汉明帝任命为谒者仆射,深得汉明帝
-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
- 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先沙陀部族。重赞少从军,有武勇。汉初,自散员都虞候三迁护圣都指挥使。乾佑中,李守贞据河中叛,隐帝以重赞为行营先锋都指挥
- 文言文教学的新尝试按照惯例,文言文需要精讲,教师总是对重点字词的详细提示,以逐字逐句的串讲进行微言大意的剖析。即便是自读,老师也是小心翼翼的
- 孔子谓子路文言文翻译导语:《孔子谓子路》这篇文言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孔子谓子路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
- 康茂才,字寿卿,蕲人。通经史大义,事母孝。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立功,自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太祖既渡江,将士家属留和州。时茂才
- 浅论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时间过得好快,一眨眼就过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毕业季了。毕业论文是阻碍我们毕业的途径之一,为了能顺利毕业,就好好来准备论文
- 虹桥酒楼 清 汪文柏
-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
- 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留岁余,崧亦深
-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介绍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介绍《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 语文课内文言文成语归纳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不耻下问
- 宋史原文: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奉使契丹,素习知
- 后汉书原文:窦固,字孟孙,少以尚公主为黄门侍郎。好览书传喜兵法贵显用事中元元年袭父友封显亲侯显宗即位迁中郎将监羽林士后坐从兄穆有罪废于家十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