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屏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20 08:48:17
王家屏传 张廷玉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 讳,家屏执不可。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
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越二年,遭继母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复偕同官疏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
评事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 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预谏之,故能防欲于微渺。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 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帝不怿,留中,而于仁得善去。[来源:学科网]
时储位未定,廷臣交章请册立。其年十月,阁臣合疏以去就争。帝不悦,传谕数百言,切责廷臣沽名激扰,指为悖逆。时行等相顾错愕,各具疏再争,杜门乞去。独家屏在阁,复请速决大计。帝乃遣内侍传语,期以明年春夏,廷臣无所奏扰,即于冬间议行,否则待逾十五岁。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帝不用,复谕二十年春举行。家屏喜,即宣示外廷,外廷欢然。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时行等合词谢,乃已。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锡爵先以省亲归,家屏遂为首辅。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不允,乃视事。 (选自《明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敷奏剀挚 敷:写作 B.复偕同官疏请 疏:上疏
C.入预机务 预:参与 D.时行等合词谢 谢:辞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官帑遗赵文华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人主出入起居之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不允,乃视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现王家屏“不亢不随”的一项是 ( )
①独家屏不往 ②家屏直书之 ③复请速决大计
④再疏乞罢 ⑤奖以忠爱 ⑥上亏圣明之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为王家屏作传,依次表现了他秉正持法,不亢不随和仗义执言、机智处事的方方面面,使得传主形象血肉丰满。
B.这篇文章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王家屏,既有个人的衬托,也有群体的衬托,不仅突出了王家屏的形象,而且一石二鸟,展示了王家屏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C.这篇文章刻画皇帝的形象颇见功力,如以“帝不怿“写其昏庸,以“帝乃遣内侍传语”状其阴险,以“传谕诘责”摹其专横,均以简笔出之。
D.王家屏认为君王出入起居的礼节,耳听目视以及心里感受的娱乐,普通官员来不及知道、不敢进谏,辅弼之臣得能够预知并预先进谏,所以就能遏止君王微小的不正当的欲望。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4分)
(2).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3分)
(3)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3分)
参考答案
9.【答案】D【解析】谢,谢罪。
10.【答案】C【解析】此项“于”都解释为“在”。A项中的“以”分别解释为“用”和“因为”,B项中的“之”前者为结构助词,解释为“的”,后者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D项中的“乃”一为副词,解释为“才”,一为副词,“竟然”。
11.【答案】B【解析】④是表现王家屏明哲保身,⑤不是直接表现不亢不随。
12.【答案】C【解析】以“帝不怿”写其昏庸,以“帝乃遣内侍传语”状其阴险,以“传谕诘责”摹其专横,这些说法均夸大其词。
13.【参考答案】(1)当时高拱正执掌朝政,叮嘱他稍加避忌,家屏执意不从。
(2)而认为许国谏诤的奏疏上自己列了名,不应当独自留用,两次上疏恳求辞职。
(3)但是皇上内心确实犹豫,听到家屏宣布的事后,很不高兴,传达谕旨诘问谴责。
【参考译文】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参与 修订《世宗实录》。高拱兄长高捷以前担任操江都御史,把国库里的钱财赠送给赵文华,王家屏客观记录此事,当时高拱正执掌朝政,叮嘱他稍加避 忌,家屏执意不从。万历初年,晋升为修撰,担 任日讲官。向君上陈奏,恳切真挚。皇上正容肃敬,诚恳接受,称他为端庄正直的人。张居正卧病,翰林院侍从之臣,都到家慰问,甚至到寺庙祈祷,只有王家屏不去。后再升为侍讲学士。万历十二年,升任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刚过一个月,受命以左侍郎的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廷重要事务。离开史官两年就辅佐朝政,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当时,申时行代国君秉政作主,许国、王锡爵位列申时行之后,王家屏居于末位。每次讨论政事,王家屏总是持心公正,既不目中无人也不盲目跟从。过了两年,遭遇继母去世,回 家服丧。皇帝下诏赏赐银两,用车马传送,由使者护送。服丧刚刚结束,皇上下诏授礼部尚书,派使者叫他回朝。王家屏到达京师,三个月没能见到皇帝。因此上疏进谏,请皇上趁帝王诞生节日到大殿接受朝贺。全部发还未加批示而扣留的相关奏折,举行册立皇太子典礼。没有得到批复,又和同僚上疏集体请求。皇上才在万寿节勉强一次驾临大殿,不久派遣中官告诉家屏,嘉奖他的忠诚。家屏上疏谢恩,再请皇上多多上朝,过去多日,皇帝为此在御门接见他,从此以后,更加深居不出来上朝。
评事雒于仁四次进言劝戒,皇上将要重重地惩罚他。家屏说:“皇上出入起居的操守,耳目心志的快乐,是下级官员不能够了解和不敢劝谏的。辅佐朝政的大臣能够先了解而预先进谏,所以才能将人的欲望阻止在很小的时候。现在雒于仁以下级官员的身份进言,而我愧居其位,虽勤劳努力,却反而不说话,屈从附和以取容于圣上,对上有损圣上圣明的声誉,对下使下级官员蒙受不可预测的威势,我的罪过很大啊,还能够在这个 圣明的世间立足一天吗?”皇上不高兴,不加批阅。然而雒于仁得以好好地离开。
当时太子还没有定下来,朝廷大臣上交奏章请求册立。那年十月,内阁大臣因为取舍之争联合上疏,皇上很不高兴,传达谕旨数百字,严厉斥责朝廷大臣沽名钓誉,制造烦乱,指责这是违背正道,申时行等大臣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仓促间感到非常惊愕。每个人都上疏再次争辩,在家闭门不出,请求辞职。只有家屏仍在内阁值守,再次请求皇上尽快决定大计。皇上才派遣内侍传下话来,约定第二年春夏办理。如果朝廷大臣不再上奏滋扰,就在今年冬季讨论办理,否则等待皇子满十五岁再办。家屏认为口说无凭,想要皇上特颁诏谕,马上写奏章进谏。皇上不答应,又下旨在万历二十年春季举行册立大典。家屏大喜,马上向外廷宣布,外廷大臣一片欢欣。但是皇上内心确实犹豫,听到家屏宣布的事后,很不高兴,传达谕旨诘问谴责。申时行等齐上奏章集体谢罪,皇上方才罢休。第二年的秋天,工部主事张有德因为 册立的制度礼仪上奏章请示,皇上又认为是制造烦乱,下旨停止办理这件事。内阁大臣争相离职,申时行也蒙受了指责,不得已也只好离职。锡爵最先因为女儿省亲回老家,家屏于是成为首辅大臣。而认为许国谏诤的奏疏上自己列了名,不应当独自留用,再次上疏恳求辞职。皇上没有答应,家屏才上任处理政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百家姓强》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强」源出:一:据《姓苑》所载,为春秋时郑国大夫强钽之后。二:古代氏族姓氏,据《十六国春秋》所载,略阳氏
-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nbs
- 劝学原文及译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劝学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劝学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劝学原文先秦:
- 时穷节乃见出自文天祥 的《正气歌》【解释】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 原文作者: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 (宋)太祖时,以李汉超为关南巡检,使捍北虏,与兵三千而已。然其齐州赋税最多,乃以为齐州防御使,悉与一州之赋,俾①之养士。而汉超武人,所为多不
- 高中语文文言文背诵技巧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下面小编为大家分
- 高三文言文知识点1.基数表示法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表示基数,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1、从语序上看,数词的基数表示方法,
- 宋史原文:杨察,字隐甫。其先晋人,从唐僖宗入蜀,家于成都。举进士甲科,除将作监丞,出知颍、寿二州,历江南东路转运使。属吏以察年少,易之。及行
-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复官。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
- 元行冲文言文阅读翻译元澹,字行冲,以字“行冲”显名于世,是后巍常山王元素莲的后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行冲文言文阅读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文言文常用句式的案例分析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
- 独乐园记①(宋)司马光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
- 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
- 高中文言文知识归纳:石钟山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放在;即使)3
- 元史原文:萧渼,字惟斗,其先北海人。父仕秦中,遂为奉元人。渼性至孝,自为儿时,翘楚不凡。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面山者三十年。制
- 柳宗元原文:①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
- 贞观政变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贞观四年,突厥颉利为李靖所击败,其部落多来归降。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得为捍蔽,又不离其
- 答毕仲举书苏轼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
-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
-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王澄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