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05 23:55:00
章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作揖轼书壁轼惧怕不敢书。 惇平步过之,垂索挽树,摄衣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苏轼、章惇来。”既还,神彩不动。轼拊其背曰:“君他日必能sha6*人。”惇曰:“何也?”轼曰: “能自判命者,能sha6*人也。”惇大笑。元丰三年,拜参知政事。朱服为御史,惇密使客达意于服,为服所白。惇父冒占民沈立田,立遮诉惇,惇系之开封。坐二罪, 罢知蔡州,又历陈、定二州。五年,召拜门下侍郎。丰稷奏曰:“官府肇新而惇首用,非稽古建官意。”稷坐左迁。谏官赵彦若又疏惇无行,不报。
初,神宗用王安石之言,开熙、河,谋灵、夏。师行十余年不息。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祜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外国。西夏请故 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惇以为蹙国弃地。罪其帅臣,遂用浅攻挠耕之说,肆开边隙,绝夏人岁赐,进筑汝遮等城,陕西诸道兴役五十余所,败军覆将,复弃青唐, 死伤不可计。知天下怨已,欲塞其议,请诏中外察民妄语者论如律。优立赏逻,告讦之风浸盛。民有被酒狂讹者,诏贷其死,惇竟论杀之。用刑愈峻,然不能遏也。
为山陵使,灵举陷泽中,逾宿而行。言者劾其不恭。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右正言任伯雨论其欲追废宣仁后,又贬雷州司户参军。初。苏辙谪雷州,不许占官舍,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民究治,以僦券甚明,乃已。至是,惇问舍于是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徙睦州,卒。
惇敏识加人数等,穷凶稔恶,不肯以官爵私所亲,四子连登科,独季子援尝为校书郎,余皆随牒东铨仕州县,讫无显者。
(选自《宋史》,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垂索挽树,摄衣而下 摄:整理
B.官府肇新而惇首用 肇:开始
C.惇以为蹙国弃地 蹙:减缩
D.不许占官舍,遂僦民屋 僦:租赁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
B.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
C.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
D.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认为章惇连自已的命都能豁出去,就更不会珍视别人的生命,所以他能sha6*人。此后章惇为人处事的心狠手辣验证了苏轼的推断。
B.章惇在对待西夏等邻国的态度上与朝廷有分歧,属于“主战派”,他利用浅攻挠耕的战略,大肆开拓边疆.断绝每年给西夏的财物。
C.章惇知道外交的失利使得天下人都怨恨自己,他想堵住人们的议论,于是请求朝廷审察任意乱说之人,并按照法律对他们从重定罪。
D.章惇虽然位高权重,但在封官晋爵上却能不徇私情,他的四个儿子都考中进士,却只有章援曾在朝任过校书郎,其余都到州县任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有被酒狂讹者,诏贷其死,惇竟论杀之。
(2)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
参考答案
4.A(提起)
5.C
6.B(“肆开边隙”是“大肆开启边境的纷争”之意,“隙”是“纷争”之意,如《鸿门宴》中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7.(1)有一个喝醉了酒后胡乱说话的人,诏令已经宽恕了他的死罪,章惇最后还给他定罪并杀了他。
(2)先前苏公曾来,因为章丞相几乎使我家破败,现在不能租给你了。
参考译文
章惇才智出众,学问广博精深,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因耻于排名在他的侄子章衡之下,扔掉敕诰走出。又考中进士甲科,调任商洛县县令。与苏轼一同游历南山,抵达仙游潭,潭下面临着万丈绝壁,潭上面横着一块木头,章惇请苏轼在绝壁上题字,苏轼因害怕不敢写。章惇平步绕过他,垂下绳索拉住树,提起衣服而下,用蘸了黑墨的笔在石壁上大写道:“苏轼、章惇来此。”写完上来以后,神情一点不变,苏轼拍着他的背说:“你将来一定能sha6*人。”章惇说:“为什么呢?”苏轼说:“能自己把命豁出去的人,是能sha6*人也。”章惇大笑。元丰三年,章惇被授予参知政事。朱服担任御史,章惇秘密地派他的门客向朱服传达意旨,被朱服告发。章惇的父亲侵占百姓沈立的田地,沈立拦路向章惇告状,章惇把他抓到开封。因为犯了这两个罪,章惇被罢免,任蔡州知州,后又改任陈、定二州的知州。元丰五年,下诏授予门下侍郎。丰稷上奏说:“官府开始新政而章惇首先被任用,这不是考察古代设置任命官员的本意。”丰稷因而被贬官。谏官赵彦若又上疏章惇没有德行,没有得到答复。
起初,宋神宗采用王安石的建议,开挖熙河,谋取灵州、夏州,用兵十多年没有停息。等到听说永乐城战败的消息,宋神宗在宫室的门屏之间痛哭,从而导致生病,所以元祐年间的宰相推断他的意图,专门对外实行怀柔政策。西夏请求归还故地,因为不是要害的城寨,就还给西夏了。章惇认为这是减缩国土丢弃土地,就治那些边帅大臣的罪,于是采用“浅攻挠耕”的政策,大肆开启边境的纷争,断绝每年给西夏的财物,重建汝遮等前沿哨站,在陕西各道五十多处发动战争,军队被打败,将军被杀,又丢掉了青州、唐州,死伤不能计数。章惇知道天下人怨恨自己,想堵住他们的议论,请求诏令朝廷内外审察任意乱说的百姓,并按照法律定罪。给巡察的人立即以优厚的奖赏,诬告揭发的风气逐渐兴起。有一个喝醉了酒后胡乱说话的人,诏令已经宽恕了他的死罪,章惇最后还给他定罪并杀了他。章惇用刑虽然越来越残酷,但是却不能遏止人们的言论。
任山陵使,灵车陷入泥泽中,过了一夜才走出。谏官弹劾他不能谨守其职,被罢免,任越州知州,不久被贬为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右正言任伯雨追究他想追废宣仁后之罪,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当初,苏辙被贬谪雷州,不允许他占用官舍,就租赁民房居住,章惇又认为他强占民房,下令州里追查百姓对他治罪,因为租赁的票据非常清楚,才作罢。到了这时,章惇向这里的百姓寻找房子,百姓说:“先前苏公曾来,因为章丞相几乎使我家破败,现在不能租给你了。”调任睦州,去世。
章惇机敏才识超过人数等,穷凶极恶,不肯用官爵对亲近的人行私情,四个儿子连续考中进士,只有小儿子章援曾经任校书郎,其余的都是随着文书选授到州县任职,最终没有显达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导语:文言文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很难,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多看多读多记多些理解就会了。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语文必
-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郑燮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
- 南史原文: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
- 高中必背文言文导语: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必背文言文,一起来看看吧。1、劝 学荀子 战国思想
- 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
- 清史稿原文: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
- 望岳文言文原文翻译《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以下是“望岳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望岳
- 中考文言文导读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练习及答案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
- 现代媒介在文言文教学f中的运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如何借助一些现实生活里学生感兴趣的媒介,架设通往古代文化的桥梁,吸引孩子们到文言文的世界早去游
- 文言文《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陈涉世家》是一篇很长的文言文,但是大家也要认真学习哦,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 高考文言文复习如何突破作为一个现代人,即使知道古代的语言很简练,古代的一些诗词很美很有意境,古代衣服服饰很漂亮。然而作为欣赏不得不说它很赏心
- 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郑人买履讲的是一个人买鞋子的故事,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郑人买履
- 晋书原文:李产,字子乔,范阳人也。少刚厉,有志格。永嘉之乱,同郡祖逖拥众部于南土,力能自固,产遂往依之。逖素好从横,弟约有大志,产微知其旨,
- 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小少年司马光很聪明,今天我们要再见识一下其他小少年的聪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课文《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世说新
- 韩云门娶盲女文言文阅读韩云门娶盲女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
- 高中生文言文背诵五板斧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规定的背诵篇目,
- 晏子仆御文言文翻译战国时期,发生在晏子身上的故事很多,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晏子仆御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
-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
- 大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这次编辑此栏目,意在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了解儒学文化,以使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发扬
- 有道理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下面是关于有道理文言文的内容,欢迎阅读!伤仲永宋代: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