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陈鹏年,字沧洲,湖广湘潭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鹏年,字沧洲,湖广湘潭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23 15:29:58 

标签:

陈鹏年,字沧洲,湖广湘潭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浙江西安知县,当兵后,户口流亡,豪强率占田自殖。鹏年履亩按验,复业者数千户。烈妇徐冤死十年,鹏年雪□枉,得罪人置诸法。禁溺女,民感之,女欲弃复育者,皆以陈为姓。四十二年,圣祖南巡阅河,以山东饥,诏截漕四万石,令张鹏翮选贤干吏运兖州分赈,以鹏年董事,全活数万人。
 寻擢江宁知府。四十四年,上复南巡,总督阿山召属吏议增地丁耗羡为巡幸供亿,鹏年力持不可,事得寝。阿山衔之,令主办龙潭行宫,侍从征馈遗,悉勿应,忌者中以蜚语。会致仕大学士张英入对,上问江南廉吏,举鹏年,上意□释。阿山又疏劾鹏年受盐、典各商年规,侵蚀龙江关税银,无故枷责关役,坐夺职,系江宁狱。命桑额、张鹏翮与阿山会鞫,江宁民呼号罢市,诸生千余建幡将叩阍。鹏年尝就南市楼故址建乡约讲堂,月朔宣讲圣谕,并为之榜曰“天语丁宁”。南市楼者故狭邪地也,因坐以大不敬,论大辟。上与大学士李光地论阿山居官,光地言阿山任事廉干,独劾陈鹏年犯清议,上颔之。谳上,鹏年坐夺官免死,征入武英殿修书。
 四十八年,□苏州知府署江宁布政使。巡抚张伯行雅重鹏年,事无巨细,倚以裁决。总督噶礼与伯行忤,并忌鹏年。噶礼密奏鹏年虎丘诗,以为怨望,欲文致其罪,上谕曰:“噶礼曾奏陈鹏年诗语悖谬,宵人伎俩,大率如此。朕岂受若辈欺耶?”因出其诗畀阁臣共阅。
 鹏年廉干有才,民爱之。每褫职按问,老幼罢市聚哭,持醪相遗。闻赦诏下,焚香跪北呼万岁者,其声殷天。雍正元年,疾笃,遣御医诊视。寻卒上闻谕曰鹏年积劳成疾没于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
(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四》,有删改)
 【注】① 溺女:将刚生下的女婴投入水中淹死。旧时重男轻女的陋俗。② 供亿:供给,供应。③ 畀: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鹏年董事 主持
B.事得寝 停止
 C.系江宁狱 约束
 D.命桑额、张鹏翮与阿山会鞫 审问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鹏年雪□枉
② 举鹏年,上意□释
 ③ □苏州知府署江宁布政使
 A. ① 其 ② 乃 ③ 以 B. ① 之 ② 乃 ③ 以
 C. ① 其 ② 而 ③ 为D. ① 之 ② 而 ③ 为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寻/卒上闻谕/曰/鹏年积劳成疾/没于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
 B.寻卒/上闻谕/曰/鹏年积劳成疾/没于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
 C.寻卒/上闻/谕曰/鹏年积劳成疾/没于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
 D.寻/卒上闻/谕曰/鹏年积劳成疾/没于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鹏年任浙江西安知县时,正值战乱之后,豪强趁机侵占民田,陈鹏年清丈土地,归田于民。
 B.康熙南巡时,总督阿山想要增加地税以保障皇上南巡的所需开销,遭到了陈鹏年的反对。
 C.皇帝与李光地谈论阿山为官,李光地弹劾陈鹏年触犯清议。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对陈鹏年从轻发落。
 D.江宁总督噶礼将陈鹏年的诗密奏给皇帝,认为其诗含有怨愤,想罗织罪名,但是皇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 南市楼者故狭邪地也,因坐以大不敬。(3分)
② 巡抚张伯行雅重鹏年,事无巨细,倚以裁决。(4分)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陈鹏年深受百姓爱戴的两个事例。(3分) 
参考答案
5C “系”在此处应为“被拘囚”。
6A 根据文意,第一处应为“她的”,用“其”最合适,“之”一般不作领属性代词。第二处意为“皇帝的怒意才慢慢平复”或“皇帝于是渐渐平复了怒意”,填入介词“乃”最合适。第三处,应填入介词“以”,凭借,句子译为“凭借苏州知府的身份代理江宁布政使”,“署”是动词,代理。“为”表示担任,动词,此处应填入一个介词。
7C 根据文意即可判断。
8C 原文“上颔之”,意为“皇帝点头表示同意”,C选项的“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与原文不符。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皇帝与李光地谈论阿山为官,李光地认为阿山办事干练,廉洁奉公,只是在弹劾陈鹏年这件事上冒犯了舆论。李光地并非“弹劾陈鹏年触犯清议”。
9.【翻译与问答】(10分)
(1)①南市楼是以前的狭邪之地,陈鹏年因此犯了大不敬的罪。(“故”,以前的,1分。判断句式,1分。坐,犯了…罪,1分。“狭邪地”,翻译为“ji6*院”“青楼”也可以。)
②巡抚张伯行非常看重陈鹏年,事情无论大小,都依靠他来裁定处理。(“雅”,非常,1分,意为“向来”“平素”也可得分;“无”,无论,1分。巨细,大小,1分。倚,依靠,依赖,1分。)
(2)① 百姓感激陈鹏年禁止溺死女婴,后被养活的女孩改姓陈。② 陈鹏年被诬告下狱,江宁的百姓为鹏年打抱不平,呼号着举行罢市,有一千来名生员建造了幡旗,要举着旗子到衙署门前叩门抗议。③ 每当鹏年被罢官审问,百姓不论老幼,停止买卖,聚在一起痛哭,并且纷纷持酒慰问。(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陈鹏年字沧州,湖广湘潭人,康熙三十年考中进士。授任浙江省西安县知县。这时正当战乱后户口流亡,豪强们相率霸占田地谋求营利生财。鹏年亲自到田里察看按验,归田于民,获得自己的田地、恢复生产的人家达数千户。姓徐的烈女已经冤死了十年,鹏年为她昭雪了冤屈,抓获了真正的罪人,绳之以法。因为受重男轻女陋习的影响,当地人生下女孩有的就扔到河里淹死,鹏年禁止溺死女婴,百姓很感激他,原来想扔弃,后来又养育起来的女孩,家人都叫她改姓陈。康熙四十二年,圣祖南巡,过了黄河,因为山东一带遭了饥荒,诏令把漕运的粮截留了四万石,命令张鹏翮选择有才能的干吏,运粮到兖州分赈给饥民,张鹏翮让鹏年督办此事,全活了几万人。
    不久升任江宁知府。康熙四十四年,皇上又到南方巡行,总督阿山召集属吏们商议要增加地丁税的加征额,为皇上的南巡作供给,鹏年极力坚持不可以,事情便搁置起来,于是阿山怀恨在心。后来让鹏年主办龙潭行宫的事宜,皇帝的侍从们向他征求馈送,他全不答应,忌讳他的人便用流言蜚语来中伤他。恰遇辞官的大学士张英入对于皇上,皇上询问有关江南廉吏的情况,张英便推举了陈鹏年。于是皇上便释去了对他的怀疑。阿山又上疏弹劾鹏年收受专营官盐商人的年终馈送,侵吞龙江关的税银,无故枷绑和责罚关上的役夫,鹏年因而被罢官,关押在江宁狱里。皇帝命令桑额、张鹏翮与阿山一起审问他,江宁的百姓为鹏年打抱不平,呼号着举行罢市,有一千来名生员建造了幡旗,要举着旗子到衙署门前叩门抗议。陈鹏年曾经在南市楼故址修建了“乡约讲坛”,每月初一宣讲皇帝教化圣意,并且为它写了榜额名叫“天语丁宁”。南市楼是以前的狭邪之地,陈鹏年因此犯了大不敬的罪。被判死刑。皇帝与李光地谈论阿山为官,李光地认为阿山办事干练,廉洁奉公,只是在弹劾陈鹏年这件事上冒犯了舆论。皇帝点头表示同意。后经审问,陈鹏年因罪免官但免除死刑,被征入武英殿编修图书。
    康熙四十八年,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的身份代理布政使职务,巡抚张伯行非常看重陈鹏年,事情无论大小,都依靠他来裁定处理。总督噶礼与张伯行有矛盾,因此忌恨陈鹏年。后来,噶礼将鹏年的《虎丘诗》密奏给皇帝,认为诗歌满怀怨恨,想要罗织罪名,皇帝下谕说:“噶礼曾上奏说陈鹏年诗语狂悖,宵小的伎俩,大概都是这样。我怎么会受到他们这些人的欺骗。”于是拿出诗给在场的群臣共同观看。
    陈鹏年廉洁实干,很有才能,百姓爱戴他。每当鹏年被罢官审问,百姓不论老幼,停止买卖,聚在一起痛哭,并且纷纷持酒慰问。听说赦免诏书下达,他们就焚香向北而跪,高呼万岁,声音震天。雍正元年病重,皇帝派御医前去诊视,不久病逝。皇帝听到后告谕人们:“鹏年积劳成疾,死在公所里。听说他家里有八十岁的老母亲,房子里空无所有,好像一个悬挂的石罄,十分贫穷,这真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宋史·黄伯思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黄伯思,字长睿,其远祖自光州固始徙闽,为邵武人。祖履,资政殿大学士。父应求,饶州司录。伯思体弱,
  • 宗泽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宗泽(节选)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
  •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初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之通假字通假字精选: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初
  • 清史稿原文:邓承修,字铁香,广东归善人。举咸丰十一年乡试,入赀为郎,分刑部。转御史,遭忧归。光绪初,服阕,起故官。与张佩纶等主持清议,多弹击
  • 唐太宗纳谏文言文翻译唐太宗纳谏是发生在唐朝初期的事情,主要人物是唐太宗、魏征以及裴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唐太宗纳谏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第
  • 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父勃,绍圣谏官。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
  •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及长,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勉之。天圣八年,始擢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有大狱历
  • 宋礼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明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
  • 方孝儒《指喻》浦阳[1]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左手之拇有疹[5]焉,隆起而粟[6]。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
  • 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
  • 魏书原文:① 陆俟,代人也。俟少聪慧,有策略。太宗践阼,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转龙骧将军、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当官而行,无
  • 明史原文:李徜,字正言,平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
  • 季子礼(1),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2)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名曰吾庐。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
  •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
  • 报任安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
  • 马诉冤屈文言文原文与译文马诉冤屈刘承节奉命赴任,自浙至赣,但与一子一仆乘马而行。至贵溪,午驻逆旅,逢数客亦投宿,刘箧中银可百两,为客所窥。诸
  • 初二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参考·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
  • 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