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延,字子敬”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09:24:34
赵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资秀发,喜读书,究心儒者体用之学。弱冠,世祖召见,俾入枢密院御史台肄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时年二十有四。
元贞元年,除江南行御史台都事,丁内艰,不赴。十年,除安西路总管。安西,故京兆省台所治,号称会府。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陕民饥,省台议请于朝赈之,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延佑元年,省臣奏:“比奉诏汉人参政用儒者,赵世延其人也。”帝曰:“世延诚可用,然雍古氏非汉人,其署宜居右。”遂拜中书参知政事。明年,仁宗崩,帖木迭儿复居相位,锐意报复,属其党何志道,诱世延从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罪,逮世延置对,至夔路,遇赦。世延以疾抵荆门,留就医。帖木迭儿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煅炼使成狱。会有旨,事经赦原,勿复问。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中书左丞相拜住屡言世延亡辜,得旨出狱,就舍以养疾。未几,帖木迭儿死,事乃释。
至顺元年,诏世延与虞集等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屡奏:“臣衰老,乞解中书政务,专意纂修。”帝曰:“老臣如卿者无几,求退之言,后勿复陈。”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秋,以疾,移文中书致其事。元统三年十一月卒,享年七十有七。至正二年,谥文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B.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C.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D.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指任命官职,选文中的“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
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D.“至顺”是元朝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选文中的“元贞”“延佑”“仁宗”“至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世延年轻有为。20岁就被世祖召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24岁被授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
B.赵世延怜惜百姓。陕西饥荒,不等朝廷赈济,他以自己的身家财产担保,希望先开仓赈民,救活了许多人。
C.赵世延备受重视。他以年老为由多次上奏请求解职,告老还乡,但皇帝不同意,还又给他加封官职。
D.赵世延屡遭陷害。帖木迭儿指使其党羽诬陷赵世延,他自己也向皇帝诬告赵世延有罪,直至帖木迭儿去世,这件事才罢休。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5分)
(2)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5分)
参考答案
10.B (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11.D(“仁宗”是庙号)
12.C(并不是“告老还乡”,而是“专心纂修”)
13.(1)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后,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
(2)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zi6*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又被囚禁了两年。
附参考译文:
赵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资聪慧,朝气蓬勃,喜爱读书,专心推究儒家关于本体与现象的学说。二十岁时,世祖召见,让他进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年仅二十四岁。
元贞元年,授江南行御史台都事,由于亲丧,未赴任。十年,授安西路总管。安西,过去是京兆行省与御史台衙门所在地,号称会府。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陕民闹饥荒,省台决定请求朝廷赈灾。世延说:“救灾如救火,应先开仓赈济,以后朝廷如不同意,愿倾尽我的家产偿还。”省台听从了他的意见,救活的人很多。
延佑元年,省臣奏:“近奉诏汉人参政用儒生,赵世延为适当人选。”帝说:“世延确实可以用,但他祖先雍古氏,不是汉人,其官职应该居右。”于是授中书参知政事。第二年,仁宗驾崩,帖木迭儿又居相位,他极力报复世延,叮嘱他的同党何志道,诱导世延的堂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有罪,逮捕世延并指对,至夔路遇赦。世延因病到荆门并留下就医。帖木迭儿派使者强迫他至京师,并让他的党羽罗织罪名,陷世延于罪。适逢有旨,终于赦免,不再问罪。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zi6*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又被囚禁了两年。中书左丞相拜住屡次说世延无罪,得旨出狱,回家养病。不久,帖木迭儿死,这件事才罢休。
至顺元年,诏令世延与虞集等人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多次上奏:“臣衰老,请求解除中书政务,专心纂修。”皇帝说“:老臣中像你这样的人才没几个了,求退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这年秋天,因病给中书省写信谈辞去官职的事。元统三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至正二年,谥号文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词句解析一、学弈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一个名叫秋的下棋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会有人要拜
-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
- 《满井游记》文言文赏析袁宏道实为明代“ * 派”的中坚,他崇尚自然,为诗作文反对当时文坛著名的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主张“独抒
-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读理解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
-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
- 资治通鉴原文: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制。”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
- 畏斋拾银文言文翻译导语: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
- 宅吉安家洞游记-文言文形体游记宅吉安家洞游记陈建军余以支教之故达于开阳之宅吉中学已岁许。初,余每见晨曦而感时光之匆匆,顾暮日以叹黄昏何绮丽,
- 许衡不食梨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
- 〖甲〗石子①以灵岩著称,其实横山、马鞍山、鸭山皆产之,卖石人各山坡拣来,却只挂灵岩名目耳。各山石子不乏绮绣,然玉质朗润,正背通透无翳障,则灵
- 雪夜访戴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
- 高考文言文必看小技巧第一部分:读懂文言文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怎么去读(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
-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道(dào)(1)名词。①道路。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②规则,正确的方法。如:策之不以其道(《
- 程门立雪文言文及翻译文言文《程门立雪》主要讲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程门立雪文言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
- 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阅读文言文《牧竖捕狼》,回答8~11题。(共14分)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
- 新元史原文:徐泰亨,字和甫,其先衢州龙游人,后徙余杭。泰亨性警敏,用举者试平江州掾,岁满,署归安县典史。白云宗沈明仁,冒名爵,官吏畏之。沈有
- 文言文《口技》译文及注释要读懂《口技》这篇文言文是比较难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口技》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元稹原文: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
-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垣府为偏将。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
- 《芋园张君传》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芋园张君传[清]刘大櫆张君,桐城人,字珊骨,别字芋园。大学士文端之孙,工部侍郎廷瑑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