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

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09:54:10 

标签:

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

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下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体。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笔阵图卫铄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
  • 《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张中丞传后叙》作于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
  • 五年级文言文晏子使楚《晏子使楚》相关知识成语有的来自寓言,如“亡羊补牢”;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完璧归赵”;有的.来自古诗文语句,如“学而不
  • 李绂传文言文翻译阅读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项目,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李绂传文言文翻译阅读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
  • 题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题画二则(一)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①,绿阴照人②,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
  • 高考常见文言文虚词焉的用法为了帮 * 生更好的.复习文言文,小编整理了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请考生学习。(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 刘韐,建州崇安人。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夏人攻震武。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解其围。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韐曰:“兵兴累年,中国尚
  • 书法家欧阳询【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nbs
  • 文言文阅读之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愈①“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
  •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文译文《论语》十则孔子说:学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 南史原文: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性倜傥不羁,好刀剑。元徽二年,随齐高帝拒桂阳贼于新亭,大破贼水军。事宁,带南泰山太守、右侠毂主,转越骑校尉、
  • 渔家傲秋思文言文原文翻译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 成都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重要语句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 清史稿原文:骆秉章,原名俊,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稽察银库,却陋规,严检阅。吏不便其所为,欲齮龁①去之,会发
  • 《新唐书》文言文阅读王叔玠为人雅正,交不苟合。太宗召其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叔玠
  • 文言文阅读《杨廷璋》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杨廷璋字温玉,真定人。家世素微贱,有姊寡居京师,周祖微时,欲聘之,姊不从,令媒氏传
  • 墨子《墨子·耕柱第四十六》原文: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策谁?”耕柱子曰:“将策骥也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知识点:《爱莲说》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多。2、益: 副词,更。?3 、 植:立。 4、鲜:少5、 亵
  • 初一文言文要句翻译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