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01 03:02:10
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兰亭集序文言文原文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兰亭集序文言文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4、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
7、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奔驰,敞开。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晤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
3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
32、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或取诸怀抱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一世
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如: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如: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句式】
古汉语句式:
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于+宾语 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 ,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ⅰ【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ⅱ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 ,寿命长 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奔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 )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七)之
(1)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 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 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取”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像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俞樾原文: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
- 原文: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
- 袁宗道原文: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达不达,
- 文言文专项阅读:《周公诫子》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
-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的六个方法方法一:预习和复习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会听课,而且要重视预习和复习。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
- 黄鹤楼记文言文注释及翻译《黄鹤楼记》是唐代阎伯理所作的一篇记,载于《文苑英华》中,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
- 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
- 世说新语原文: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译文/翻译:王导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密
-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
- 萧颖士风节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 其不下己。
-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 史记原文: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
-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守株待兔寓意要想得到回报,就应该自己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去在那里傻傻地等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 ,欢
- 强项令 董宣文言文阅读训练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 * ,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 坚瓠续集原文:松江太守赵豫居官慈惠。每见讼者,非急事,则谕之曰“明日来”。始皆笑之,遂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不知讼者乘一时之忿,经宿气平
- 王珪,字禹玉,成都华阳人。举进士甲科,通判扬州。吏民皆少硅,有大校熳不谨,摔置之法。王伦犯淮南,珪议出郊掩击之,贼遁去。召直集贤院,为盐铁判
- 明史原文:梁梦龙,字乾吉,真定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首劾吏部尚书李默。帝方顾默厚,不问。出核陕西军储。劾故延绥巡抚王
- 《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文言文译文及试题答案⑴桑怿,开封雍丘人。怿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