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萧景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萧景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04:03:02 

标签:

萧景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萧 景


萧景,字子昭,高祖从父弟也。父崇之字茂敬,以干能显,为政尚严厉,官至冠军将军、东阳太守。永明中,钱唐唐翊之反,别众破东阳,崇之遇害。景八岁随父在郡,居丧以毁闻。

既长好学,才辩能断。齐建武中,除晋安王国左常侍,迁永宁令,政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顷之,以疾去官。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诣阙,表请景为郡,不许。永元二年,以长沙宣武王懿勋,除步兵校尉。是冬,宣武王遇害,景亦逃难。高祖义师至,以景为甯朔将军、行南兖州军事。高祖践阼,封吴平县侯,食邑一千户。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天监四年,王师北伐,景帅众出淮阳,进屠宿预。丁母忧,诏起摄职。八年三月,魏荆州刺史元志率众七万寇潺沟,驱迫群蛮,群蛮悉渡汉水来降。议者以蛮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景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乃开樊城受降。

景为人雅有风力,长于辞令。其在朝廷,为众所瞻仰。于高祖属虽为从弟,而礼寄甚隆,军国大事,皆与议决。十五年,加侍中。十七年,太尉、扬州刺史临川王宏坐法免。诏曰:“扬州应须缉理,宜得其人。侍中、领军将军吴平侯景才任此举,可以安右将军监扬州,并置佐史,侍中如故,即宅为府。”景越亲居扬州,辞让甚恳恻,至于涕泣,高祖不许。在州尤称明断,符教严整。有田舍老姥尝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曰:“萧监州符,火煽汝手,何敢留之!”其为人所畏敬如此。

十八年,累表陈解,高祖未之许。明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西将军、郢州刺史。

将发,高祖幸建兴苑饯别,为之流涕。既还宫,诏给鼓吹一部。在州复有能名。齐安、竞陵郡接魏界,多盗贼,景移书告示,魏即焚坞戍保境,不复侵略。普通四年,卒于州,时年四十七。谥曰忠。

(节选自《梁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B.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C.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D.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会年荒/计口赈恤/为嬗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父”指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从”表示堂房亲属,“从弟”即堂弟。

B.“践阼”指走上阼阶主位,特指皇帝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C.“丁母忧”,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应考。

D.“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文表示贬官的`还有“夺”“谪”“左迁”“黜”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景从小孝父,为政受父影响。他八岁跟随父亲在州郡,服丧期间以绝食毁形而闻名;他父亲凭借才干贵显,为政严厉,影响了萧景的为政风格。

B.萧景深受信任,礼寄超越寻常。他被高祖委以重任,告别年迈父母居住扬州担任刺史,言辞非常诚恳痛切,以至流泪哭泣,高祖仍不答应他的请求。

C.萧景在任明断,深为百姓敬畏。任扬州刺史时,一老农妇得到萧景的符节,训斥怠慢的县官说:“萧监州的符节,烧着你的手,怎敢留着它呢!”

D.萧景政绩卓著,历任军政要职。他早年任职永宁县令,治理为百城第一,后任甯朔将军、扬州刺史、使持节、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职,声名显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嘉太守范述曾雅服景为政,乃榜郡门日:“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5分)

(2)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5分)

4.B

5.D

6.B

7.(1)永嘉太守范述曾向来佩服萧景的为政,便在郡门上贴出告示说:“各县有疑难积留的问题,可到永宁县令那里解决。”

译出大意给2分;“雅”“榜”“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蛮夷困厄时来归附我朝,诛杀他们不吉祥。况且魏国人来入侵,蛮夷与之发生冲突,如果把蛮夷全杀了,魏军就没有阻碍,这不是长远谋略。

译出大意给2分;“穷”“矛盾”“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从经典例题看文言文翻译规律(一)从经典例题看文言文翻译规律江苏省九所省属重点高中联考试卷文言文翻译题考到了翻译这样一个句子:我寒而不我衣,我
  • 聊斋志异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
  • 祝盟(节选)刘勰①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昔
  • 屈原庙赋苏轼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①子之故乡。伊②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
  • 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和口诀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
  • 梦溪笔谈槐厅之争  原文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阁者,至多入相
  • 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
  • 曾巩原文:伏念昔者,方巩之得祸罚于河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下之险,为其阻厄。而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
  •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 陈亢问于伯鱼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陈亢问于伯鱼牫驴何视诓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②乎?’对曰
  • 高弘图,字子犹,山东胶州人文言文训练及译文高弘图,字子犹,山东胶州人,万历庚午进士,累官工部侍郎。性伉直,东林、齐、楚、宣、浙之党诋排,而弘
  • 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
  • 《口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文言文阅读。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译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译1《知人者智》是春秋时期老子写的一篇古文,主要讲述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以
  • 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父荣期,司马德宗梁益二州刺史,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时年十七,送父丧还丹阳。值刘裕诛夷司马戚属,
  • 语文文言文翻译陈涉世家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听评课反思周三在七(4)听了徐老师的.一节文言文复习课,发觉徐老师的课改理念转变非常快,整堂课体现了孙祖中学的课堂教学模
  • 自为墓志铭徐渭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①。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
  • 战国策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①不申②,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 对牛弹琴文言文寓意《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文言文寓意怎么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