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季冬纪》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04 14:06:09
《吕氏春秋·季冬纪》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
昔周之将兴也,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①。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偏伯②焉,似将有道者,今吾奚为处乎此哉?”二子西行如周,至于岐阳,则文王已殁矣。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于次四内③,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于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共头之下,皆以一归。
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嘻!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昔者神农氏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福也;其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④自高也。今周见殷之僻乱也,而遽为之正与治,上谋而行货,阻丘而保威也。割牲而盟以为信,因四内与共头以明行,扬梦以说众,杀伐以要利,以此绍殷,是以乱易暴也。吾闻古之士,遭乎治世,不避其任;遭乎乱世,不为苟在。今天下暗,周德衰矣。与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
人之情,莫不有重,莫不有轻。有所重则欲全之,有所轻则以养所重。伯夷、叔齐,此二士者,皆出身弃生以立其意,轻重先定也 (选自《吕氏春秋·季冬纪》,有删改)
【注释】①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两人相继逃走,后一起投奔周。周武王伐纣,两人曾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②偏伯:一方之长,指西伯姬昌。姬昌死后谥为文王。③四内:古地名。④庳:低下。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夺:改变。 B.则王使叔旦就胶鬲于次四内 就:到……去。
C.相奉桑林,宜私孟诸 私:私下。 D.以此绍殷,是以乱易暴也 易:代替。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①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 ②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C.①扬梦以说众,杀伐以要利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遭乎治世,不避其任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自高也
B.其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自高也
C.其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自高也
D.其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自高也
12.下面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伯夷、叔齐这种宁死“以洁吾行”的气节犹如石之“坚”、丹之“赤”,是不可“夺”、不可磨灭的。
B.武王派叔旦到共头山下去找微子启,与他盟誓,让他世代祚诸侯之长,奉守殷的各种正常祭祀。
C.伯夷、叔齐认为统治者应像神农氏一样,不是为了求福而恭敬祭祀:心无所求,忠信为怀,尽心治理。
D.在伯夷、叔齐眼中,周武王结盟、扬梦、杀伐等种种做法无非是以乱易暴,用这些做法承继殷纣,实不足取。
第II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四内,皆以一归。
(2)今天下暗,周德衰矣。与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
试题答案:
三、9.C(私:用作动词,私人占有。)
10.C(C连词,表目的。A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 代词,这些。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代词,他的/代词,自己)
11.B
12.B(“叔旦”改为“保召公”)
四、13.(1)准备三份盟书,文辞相同,把牺牲祭品的血涂在盟书上,一份埋在四内,两人各持一份而归。(为,血,“血之以牲”状后、“皆以一归”的“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如今天下黑暗,周德已经衰微了。与其依附周使我们的名节遭到玷污,不如避开它使我们的德行保持清白高洁。(暗,衰,并,漫,洁各1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旧唐书原文:李巨川,字下己,陇右人。国初十八学士(李)道玄之后,故相(李)逢吉之侄曾孙。父(李)循,大中八年登进士第。巨川乾符中应进士,属天
- 周书原文:王士良,字君明,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后因晋乱,避地凉州。魏太武平沮渠氏,曾祖景仁归魏,为敦煌镇将。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家于代。父延
- 魏书原文: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极人,汉太保甄邯后也。父凝,州主簿。琛少敏悟,闺门之内,兄弟戏狎,不以礼法自居。颇学经史,称有刀笔,而形貌短陋
- 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
- 苏轼《诸葛亮论》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其文章也非常优秀,被后世所推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诸葛亮论》原
- 文言文《少年游》赏析少年游点评:清宵游乐归来,馀兴未已。词人感到,生活中还是有值得回味的事儿的。在王国维词中,颇有这种峻爽豪宕之作。下半阕情
- 《大学》文言文赏析大学之道明明德,道德是公众的认可。原文《康诰①》曰:“克明德②”。注释① 康诰:《尚书·周书》中的篇名,《康诰》是周公封康
- 前出师表文言文翻译《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以下是“前出师表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前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
-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利用少喜谈辨,慷慨有志操。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 延路走
- 终身食鱼文言文翻译终身食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不应该贪图小利,不要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眼光要长远。下面是关于终身食鱼文言文翻译的内容
- 《宋史林广传》的文言文林广,莱州人。以捧日军卒为行门,授内殿崇班,从环庆蔡挺麾下。李谅祚寇大顺城,广射中之。夜过洛河,夏人来袭,广扬声选强弩
- 金史原文:完颜霆本姓李氏,中都宝坻人。粗知书,善骑射,轻财好施,得乡曲之誉。贞佑初,县人共推霆为四乡部头。霆招集离散,纠合义兵,众赖以安。招
- 秦巨伯文言文的问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秦巨伯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
- 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翻译原文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
- 文言文出路的讨论王传文(湖北保康县店垭中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再次修订,带来了文言文教学的新面貌:要求降低了,效果却并不理想。为此
- 张仪受辱文言文翻译张仪受辱主要讲述了张仪忍辱负重的故事,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张仪受辱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张仪受辱文言文张
- 虎丘记 作者:袁宏道 虎丘离苏州城只有七八里。山上并没有险峻的高岩或幽深的谷壑,只是因为离城近的缘故,(达官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1、 风烟俱净 俱:全,都2、 从流飘荡 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
- 于令仪诲人的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看看下面的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一起阅读
- 长孙俭,本名庆明,方正有操行,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太昌中,边方骚动,俭初假东夏州防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