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何岳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15 02:13:25
秀才何岳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 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2分
问 | 其银数与封识标记 | 皆合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不敢与家人言之( 这件事) 遂以还之(于是(就))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曾经)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听说)
3、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4、 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拾金不昧,寄金不昧2分
5、 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2分
穷 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意义: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差异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
- 张孟传文言文练习题答案及译文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广平推官。稍迁汉中同知。入为顺天治中,累进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兼吏部,
- 不识自家的文言文翻译不识自家,也称顾履识家。形容极度愚昧,不会灵活转化的人。本文就来分享一篇不识自家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不识
- 文言文南辕北辙原文及翻译文言文阅读测试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发展关系到高考语文改革的整体进程。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南辕北辙的文言文翻
- 心术的文言文及翻译导语:文言文翻译,主要是多记、多看、多积累,熟悉了古文以后,翻译起来就比较简单。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心术的文言文及翻译,希
- 《百家姓.尤》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尤》作者:佚名历史来源「尤」源出 ;一 ; 出自「沈」姓。据《梁溪漫录》所载,五代时,王审之在福建称
- 马说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原文】马说王令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也?”
- 动静合宜道这真体的文言文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茑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心体。译文一个好动的人就像乌云下的闪电,像一盏
- 初二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参考·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
- 《童趣》文言文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
- 游褒禅山记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 比好游者尚不
-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小学生必背古诗鉴赏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 &nbs
- 高考语文复习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读懂文言文,解答好题目,并拿到其中的绝大多数分数呢?语文网的编辑就为大家总结了快速读懂
- 司马光《涑水记闻》原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绂未仕
- 吕僧珍无私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①,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任,无以
- 袁宗道原文:口于味,四肢于安逸,性也。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而啖肥甘者,必冒寒出入,冲暑拜起之劳人也。何口体二性相妨如此乎?人固好逸,亦复恶
-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①以下皆侧目惮
- 不食盗食文言文翻译不食盗食,出自《吕氏春秋》,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典故,是讽刺那些所谓讲仁义的人何等愚蠢可笑。不识时务,结果只能饿死在路上。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