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上册文言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02 08:19:42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上册文言文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上册文言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阅读《三峡》(13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分)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二、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22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译文:
(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
7.填空。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4分)
三、阅读《观潮》(12分)
8.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______而______,对潮水从、、、四个方面进行描绘。(6分)
9、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湖心亭看雪》。(15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是日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以为妙绝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D.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
12.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
B.选文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C.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侦”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13.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3分)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4分)
五、阅读《桃花源记》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B.见渔人,乃大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如土石何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7.翻译。(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
译文: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杀鸡作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
六、阅读《大道之行也》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
2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
24.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3分)
①
②
③
七、古诗默写。
1、《望岳》表达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句子是:,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4、《使至塞上》描写大漠奇丽景色的句子是:,。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上册文言文,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仲子文言文翻译陈仲子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思想家、隐士。其先祖为陈国公族,先祖陈公子完避战乱逃到齐国,改为田氏,所以陈仲子又叫田仲。下面小编
- 《观刈麦》1.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2.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
- 金史原文: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
-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
- 高二下学期期末备考知识点之文言文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
-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 【甲】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魏德深文言文翻译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那我们要怎么翻译魏德深文言文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魏德深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借鉴。魏
- 明史原文: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浚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忧归,补平阳知府。山西
-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
-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1】豕长蛇蚕食天下从上国【2】始于楚寡
- 小学语文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
- 张岱《陶庵梦忆》原文: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 ②至家 ,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
- 王戎识李文言文翻译王戎识李文言文翻译1【文言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
- 袁枚原文: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另买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疑岭
-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头戏,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它有省略的成分,如果你不知道它省略了什么成分,就不能真正读懂文言文。在考
- 世说新语原文: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
- 《五代史宦者传》论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
- 明史原文:任礼,字尚义,临漳人。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山东都指挥使。永乐二十年擢都督金事。从北征,前行侦敌,还受厚赏。仁宗即位,命掌广
- 明史邹应龙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明史原文: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①,擢御史。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