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古今异义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古今异义有什么不同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08 04:57:12 

标签:

文言文古今异义有什么不同

一. 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古今异义的种类:

1. 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l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 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l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l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 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l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 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l 练习5.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 感qing6*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qing6*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l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7. 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三. 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四. 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 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卖柑者言的文言文及翻译导语:《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政治寓言。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
  • 苏辙原文:⑴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①,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
  •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
  • 清史稿原文: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阅四月,不
  • 荀顗字景倩文言文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荀顗,字景倩,颍川人,魏太尉彧之第六子也。幼为姊
  • 高考语文文言文用法复习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
  • 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画地学书》是一篇小学生必学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 陈襄,少孤,出游乡校,与陈烈、周希孟、郑穆为友。时学者沉溺于雕琢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说,皆指为迂阔而莫之讲。四人者始相与倡道于海滨,闻者皆笑
  • 郑板桥爱子之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
  •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
  •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的解析文言固定结构常见的有表疑问的、表反问的、表测度的、表感叹的和表判断的等五种。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
  • 高考语文文言文《颜回好学》强化练习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 石林燕语原文: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尝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
  • 劝学文言文试题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 类比手法教文言文有哪些摘 要:文言文教学,一直被教师认为是比较难操作的一块。对照英语教学的特点,运用类比手法进行文言文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
  •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必考题型,除了掌握技巧以外,还要多做习题,培养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考试成绩的要点,接下来小编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子路见孔子》子路见孔子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
  • 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大家一定不陌生,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叶公好龙: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
  • 吕氏春秋原文: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
  • 张居正原文:①承示欲为不谷作三诏亭,以彰天眷,垂有永,意甚厚。但数处以来,建坊营作,损上储,劳乡民,日夜念之,寝食弗宁。今幸诸务已就,庶几疲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