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停顿规律介绍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7 17:40:17
文言文停顿规律介绍
学习文言文时,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节奏停顿的划分普遍感到困难,对试题中出现的关于文言文句式停顿知识的考查也感到头疼。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文言文句式的停顿规律,做到顺畅朗读而不至于读破句呢?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同之处,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帮助辨认。
一、了解文言文句式的内容,读好停顿
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结合课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懂句意、文意,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该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文意。这样,你就能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此句在文中之意是:(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朗读时应在“舌一吐”后停顿,即“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不能停在“而二虫”后,即“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如果读成后者,其句意就成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这样就不好理解了。
二、了解文言文词语特点,读好停顿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常常是两个单音节词,词义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在文言文里,就要将两个单音节词分开来读,而不能错把它们当成一个词来读。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中“可以”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能愿动词“可以”,所以在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可/以已大风”;又如“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三、借助语法知识,读好停顿
在弄懂文言文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这样能把握文言文句中的一些自然停顿。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例: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3)普/性深沉有岸谷。(《赵普》)
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例: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例: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例:
(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例: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八则》)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四、除此以外,还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5)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7)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8)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五、弄清哪些地方不该停顿,对掌握文言句式的停顿规律,做到顺畅朗读而不至于读破句也很重要
一般地说,以下的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偏正短语。例: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例(1)中的“唐贤今人诗赋”是偏正短语,作动词“刻”的宾语;例(2)中的“日有”是偏正短语,作谓语。以上两例,在朗读的时候,都要连读。
2.介宾短语。例: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核舟记》)
例(1)中的“于乱世”“于诸侯”是介宾短语,分别作“全”“闻达”的补语;例(2)中的“为予群从”为介宾短语,作“得”的状语。以上两例中的介宾短语,都不能拆开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1)在具体划分节奏的时候,注意不能划得太琐碎;(2)文言句式的停顿,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语境,反复研读,在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的停顿位置。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祭十二郎文情感分析1、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
- 高中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一、 词类活用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3
- 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郑人买履讲的是一个人买鞋子的故事,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郑人买履
- 原性韩愈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
- 文言文阅读《包拯》的练习题包拯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
- 张岱原文: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
- 冯梦龙原文:孝宗时,以孔镛为田州知府。莅任才三日,郡兵尽已调发,峒獠仓卒犯城,众议闭门守,镛曰:“孤城空虚,能支几日?只应谕以朝廷恩威,庶自
- 袁宏道原文: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
- 马璘,扶风人也。祖正会,右威卫将军。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璘少孤,落拓不事生业。年二十余,读《马援传》至“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
- 《富弼》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富弼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
-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巩固楚人隐形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①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
- 文言文常用习惯句式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1、不亦……乎?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
- 孔雀东南飞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 苏辙原文: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
- 学好文言文的四种方法简析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
- 王彦与八字军徐梦莘王彦既得卫州新乡县,即传檄州郡。金人以为大兵之至也,率数万众薄彦垒,围之数重,矢注如雨。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辄不利,
- 列传一三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居父丧,哀毁逾礼。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
- 文言文《北史·崔浩传》的原文和翻译原文: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
-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州郡数命,植皆不就。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
- 《杞人忧天》的文言文原文《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