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21:22:13 

标签:

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个错误。


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误译]光武责难那位太守,并向邓禹问道:“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意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守”也有“镇守、防守”“太守”等义项。根据语境,上文讲“光武定河内”,下文问“诸将谁可使守”,“守”字显然是“防守”“镇守”之意。

[正确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问道:“领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二、误译文言虚词

例2.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2006年高考广东卷)

[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

[解析]句中的“但”是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

[正确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成行罢了。”

三、译文用词不当

例3.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

[误译]不合礼义的工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解析]“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时代感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

[正确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四、语言不合规范

例4.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

[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化的。

[正确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五、不辨感qing6*色彩

例5.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2006年10豫南五市联考题)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

[正确译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六、误译原句语气

例6.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不可以吗?

[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

[正确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七、误译语法关系(单句)

例7.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元史·张养浩传》2006年高考重庆卷)

[误译]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又派强盗看着他们,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目”,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看待”。“以……目之”,译为“把……当作……看待”。“盗”,名词作状语。“以盗目之”应译为“把他们当作盗贼看待”。译文处理为连动结构,也错解了文意。

[正确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八、误译分句关系(复句)

例8.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外传》)

[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

[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

[正确译文]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

九、不懂修辞和文化常识

例9.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解析]“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词。

[正确译文]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防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
  •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惟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
  • 文言文《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宋代以后,影响更大。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文言文《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
  •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随着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变革,高考语文也便随着作出相应的改变,而在高考试卷中针对于文言文的考查,也有着日新月异
  •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诸葛亮《出师表》)(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升文言文的方法语文中文言文一直是考试的必考项目,其中各种词性看似复杂多变,实际都是有规可循。本次答疑过程中老师重点回答了如
  • 文言文理解题文言文理解题1文言文阅读【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4分)①春和景明 景: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是:③屋舍俨然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口技》翻译: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
  • 孙抃,字梦得,眉州眉山人。抃读书属文,中进士甲科,以大理评事通判绛州。皇祐中,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制下,谏官韩绛论奏抃非纠绳才。抃即手疏
  •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
  •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
  •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
  • 《百家姓.容》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1、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游褒禅山记 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
  • 《梦溪笔谈》文言文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9分)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
  • 曹世叔妻传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
  • 《苏轼集》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
  •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日:“兵与财皆无,将
  • 如何正确学习文言文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是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平时学习、复习都应遵循。文言文的阅读
  • 岳阳楼记的文言文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下面是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